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2-02


女兒十年伺候病母無怨言
何心紅是這個家里最小的女兒,現跟父母住在一起。何心紅的雙親今年均已81歲高齡,2010年8月,母親突發腦溢血導致半身不遂;2016年,父親也因高血壓引起腦血栓,并患有阿爾茲海默癥,全身無力、神志不清。兩位老人生活均不能自理,何心紅為了照顧雙親,不再外出打工,回到家里全心全意照顧他們。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彪m然幾間屋子都打通了,但為了方便照顧老人起居,何心紅還是跟父母睡在一起。小小的房間里,擺著三張床,父母作息不規律,隨時起夜大小便,何心紅就隨時待命,侍奉左右。
每天早晨六點,何心紅就起床了,為二老洗漱、擦洗身子,然后收拾家、做早餐。兩位老人因身體原因,活動較少,吃飯也較晚。上午十點吃早飯,下午兩點左右吃午飯,晚上幾乎不吃東西。多年來,何心紅照顧老人,也養成了晚吃飯的習慣,老人晚上不吃,她也很少吃。
為了讓老人吃得舒心,包子、面條、米飯,雖然都是家常便飯,但她經常換著花樣來。“媽想吃啥就做啥。”何心紅說。一張小桌子擺在三張床的中間,她先將母親抱上輪椅,再攙扶父親坐到桌子前,有時候吃面條不方便,她就一口一口喂他們吃,父母吃完自己才吃。
母親半邊身子癱瘓,閑暇時,何心紅就坐在床旁不時給老人按摩,防止沒有知覺的半邊身體肌肉萎縮。父親性格內向,患病前就沉默寡言,神志不清后,他就完全不言語了。一次,他把蚊香圈當零食吃以后,何心紅就更是不敢離開半步了,全心全意照顧二老。
天氣好的時候,她經常會推著兩位老人到外面曬太陽,跟街坊鄰居老太太、老頭聊聊天,讓二老的生活不那么單調寂寞。
從早上起床洗漱、穿衣、吃飯,到中午父母午休、下午去外面曬太陽、跟鄰居聊天,再到晚上為父母擦洗身子,侍奉他們休息、起夜大小便。一天下來,何心紅要將母親從床上和輪椅上抱上抱下好幾回,還要攙扶行動不便的父親。雖然何心紅一個人同時照顧兩位老人,但近十年間,父母親從來沒有生過褥瘡。
何心紅生于1970年,但她看上去時尚陽光,記者見到她時,她穿一件黑色皮短褂、下搭打底褲加一件黑色皮短裙,穿一雙黑色短靴。頭發編成麻花辮高高盤在腦后,用一個亮晶晶的發卡別著,一對好看的長耳墜在耳畔忽閃忽閃。不難看出,她是個愛美的人。不僅自己收拾得得體漂亮,家里也打掃的一塵不染,兩位老人穿的衣服、睡的被褥也都洗得干干凈凈。
她所有的時間都圍著兩位老人打轉,村里與她年紀相仿的婦女茶余飯后會聚到一起跳廣場舞、鍛煉身體,一位隨記者來的朋友問她“會不會偶爾心生羨慕”時,她回答:“不羨慕,現在手機這么方便,我喜歡唱歌、跳舞,手機上能K歌,抖音、微視都很方便,我在家也能跳?!彼恍Γ蟠蟮难劬﹂W著和善的光。
我問:“會有覺得難的時候嗎?”她坦然一笑:“不難,沒什么苦,十多年都習慣了,照顧爸媽是咱應該的?!彼捄苌?,但笑容很多。
女婿明理全力支持受夸贊
面對記者的提問,何心紅話不算多,丈夫何晉峰在一旁幫著回答。何心紅與何晉峰是同村人,何心紅雙親生病以后,他就一直幫著妻子照顧岳父岳母。人們都說“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但他對妻子卻表現出了極大的理解和支持,不僅讓妻子一直在娘家照顧雙親,還親自跑到岳父岳母家,為妻子做好后勤工作,將妻子干不了的重活、累活包攬在自己身上。
在閑聊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何晉峰的弟弟何晉宏是傳統文化公益講座的講師。受弟弟影響,六七年前,何晉峰也開始接觸傳統文化,跟著弟弟經常到河北、河南、山東、東北等各地,聽與國學教育相關的公益講座、演講、論壇?!拔抑奥犞v座時記得一段話,‘人的一生中有很多種角色,我們不僅是父母的兒子、還是妻子的丈夫、女兒的父親,這些角色我們都得做好’?!彼f,這些講座就是告訴我們人要向善,要孝順父母。何晉峰雖然只有初中學歷,但他喜歡看書,四書五經一類的國學經典常在枕邊。
何晉峰說,對他影響最大的人是他的父親。何晉峰的外婆育有一兒一女,兒子眼盲,以為村里的紅白喜事吹嗩吶為生。何晉峰兄弟姐妹6人,母親去世以后,父親不僅要照顧他們,還要照顧盲眼的舅舅,這一照顧就是30年。這30年,父親從來沒有過半句怨言。何晉峰的父親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雖然沒有跟他講過什么大道理,但父親的言行舉止就像一場春雨,悄無聲息地浸潤著何晉峰的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的父親就是我最好的老師?!备赣H雖無言,卻用行動教給了何晉峰做人的道理。在他的心中,孝敬老人是每一個做兒女最基本的責任,也應該是我們社會的常態。
早些年,何晉峰跟妻子開養雞場維持家用,后來何心紅父親患病以后,為了照顧兩位老人,養雞場就關了。他們有一個女兒還要上學,何晉峰就與弟弟承包了300畝地,種植苗木景觀樹,為家里增加收入。
記者發現,也許正是眼前這個男人,默默無言,用肩膀扛起了這個家,用理解給了妻子最大的支持與幫助,在張董村譜寫了一段德孝佳話。
兄長常常心懷感恩夸妹妹
何心紅有兩個哥哥,大哥在臨汾蒲劇團,經常有演出;二哥在運城上班,平時比較忙。但只要有空,或者是大哥下鄉演出,哪怕只有一天,他們都會買一些雞蛋、牛奶什么的回來看看父母親,為二老理理頭發、剪剪指甲、刮刮胡子,陪父母睡一晚上,照顧兩位老人。平常比較忙的時候,兩個哥哥也會經常打電話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
哥哥們也曾想把二老都接到城里,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但兩位老人故土難離,不愿離開他們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冬天家里冷,母親不能聞煙味,哥哥們就把每個屋子都安裝好暖氣;夏天天氣熱,哥哥們就給家里裝好空調、風扇;取水不方便,他們就把水管都接到屋子里,還裝上了太陽能;兩位老人需要經常換洗衣服、被褥,他們就買了全自動洗衣機;何心紅的女兒在外上學,每次離家回家都是哥哥們親自去接送;家里吃的米、面、油、牛奶、雞蛋,兩位哥哥也經常買回來。他們雖然沒有辦法像妹妹一樣盡心盡力陪在父母身邊照顧兩位老人,但在“孝”這方面,卻也從未缺席。說起哥哥們,何心紅滿口稱贊。
在何心紅眼中,哥哥們對她、對父母都關懷備至,在哥哥們的心里,卻對妹妹“紅娃”滿是心疼。從母親癱瘓到現在,他們不能親自在床前盡一份孝心,一直都是妹妹不怕臟、不怕累地在照顧,哥哥們心中充滿感恩。感恩妹妹付出的十年艱辛,感恩她對父母全心全意的照顧,感恩她對哥哥們的理解。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毙值芙忝孟嘤H相愛,整個家庭就會其樂融融,家庭和睦,父母就開心,孝道就在其中。
什么樣的家風涵養什么樣的家庭,在父母的影響下,何心紅的女兒從小就經常幫著媽媽照顧姥姥、姥爺,特別懂事孝順。
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張董村何氏一家人用真情奉獻締造了一個幸福的家,令人稱贊。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