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5-21
■通訊員 翟夢瑤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家教家風在推動基層社會治理中起著關鍵作用。近年來,市婦聯以“四大模式”“三場戰役”“四項服務”為抓手,建設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傳承好家風,多維方式多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以小家庭和諧共建大社會和諧。
“四大模式”即探索傳統文化與家庭文明融合模式、家風家訓與家國情懷融合模式、移風易俗與時代新風融合模式、清正廉潔與黨風政風融合模式。在創建“最美家庭”活動中,全市各級婦聯組織將傳統與現代相結合,融合“綠色環保、移風易俗、科學教子”等新時代文明,近3年共評選出全國“最美家庭”17戶,省級“最美家庭”43戶,市級“最美家庭”580戶;鹽湖區婦聯連續10年開展“孝順媳婦”評選活動,以德孝潤家風,激發向善向上正能量;聞喜縣挖掘裴氏文化精髓,開展“傳承裴氏家風、創建最美家庭”進校園、進家庭、進社區、進機關、進農村等系列活動,引領廣大家庭從優秀家風家訓文化當中汲取營養,在推動社會治理中發揮積極作用。夏縣以司馬光家訓為范本,大力弘揚“治家以至于正天下”的典范;聞喜裴柏村學校把裴氏《家訓》《家戒》編入教學讀本,把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鹽湖區對新人領證舉行“德孝宣誓”、簽訂“贍養協議”“不陪嫁妝陪家風”協議等,用文明新風帶動更多農村家庭以德治家、以學興家、文明立家、忠厚傳家。以領導干部家庭為重點,相繼開展“學裴氏家訓,樹清廉家風,創最美家庭”主題實踐活動等,把修身、齊家落到實處,在家風建設、社會治理中起到表率帶動作用。
“三場戰役”即堅持“立德樹人”導向,打好線上線下宣傳戰,全市各級婦聯組織依托網絡新媒體,開辦家庭教育網上講堂、空中微課堂等,打造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新平臺,開展“云端成長”、親子閱讀打卡等102場線上活動,參與家庭8萬余戶;依托運城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開展“節約糧食·抵制浪費·光盤行動·從我做起”暑期提倡節約家風家訓家教主題活動、“愛心護考·為夢啟航”志愿服務活動等,參與家庭1000余戶,服務學生3000余人。打好家庭主陣地戰,持續開展“相伴同閱讀·共抒家國情”“看見幸福·‘閱’出夢想”等親子閱讀主題實踐活動,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通過專家線上解答指導,引領全市家庭堅定信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家庭力量。打好深入農村重點戰,組織家庭教育團隊開展“家庭教育巡講之山村行”活動;依托“婦女之家”、德孝大講堂、《弟子規》大講堂和女性文化學堂等,深入農村基層持續舉辦家庭教育大講堂、家庭教育大篷車、父母課堂等公益巡回講座1300余場次,近12萬戶家庭受益。
“四項服務”一是擦亮“婦”字品牌托穩致富夢。在助力脫貧攻堅中,我市共舉辦13場“云上好品·好吃運城——‘河東巧姐’來啦”直播助農活動及“‘慶豐收、迎小康’‘河東巧姐’來啦”“婦”字號精品展銷活動、“暖心接龍”扶貧活動等,累計帶動銷售500余萬元,讓廣大婦女在家門口就業,既增加了收入,又兼顧了家庭。二是訂單式服務力促創業就業。聚焦農村低收入婦女、留守婦女、貧困婦女需求,舉辦家政、手工編織等專項技能培訓1000多場;市縣婦聯先后聯合舉辦77場次“春風行動”網上系列招聘活動,服務婦女53692人次。三是以健康服務撐起家庭幸福的屏障。3年來,市婦聯大力實施貧困婦女“兩癌”免費檢查民生實事項目和“兩癌”救助項目,為287名婦女群眾爭取到全國“兩癌”救助資金287萬元;開展“巾幗脫貧大篷車”“巾幗暖人心·河東光明行”等公益活動,覆蓋貧困婦女群眾800余人。四是以法治建設擎穩維權“保護傘”。市婦聯與市中院聯合建立“婦女兒童維權工作站”,開通婦女維權訴訟服務“綠色通道”,各縣(市、區)也結合實際,創造性開展工作,河津市將婚姻家庭案件調解前置,從源頭上控制家事糾紛進入訴訟程序,69名家事調解員、家事調查員、心理輔導員參與調解631案,開展送法進農村、進企業、進校園35次,分發“婦女維權訴訟明白紙”和“婦女維權聯系卡”2537張,有效地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解決在源頭、處理在家門口,提升廣大婦女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