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史>

古代好父親

來源:少年新知時間:2025-06-16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嚴父慈母。“父”這個字,最初見于甲骨文,象右手持棒之形。東漢的字書《說文》云:“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又”,本義是右手。“父”,代表規矩,是帶領、教育子女的一家之主,意味著秩序、權威和力量。古人恪守“父為子綱”,以現代好爸爸的標準來看待古人的一些教育子女的事跡,則不免會覺得有點陳腐或過于嚴苛了。盡管如此,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里,究竟還是可以尋出一些較為符合現代人眼光的好父親事例的。比如曾子殺豬的故事,對小小孩童也能做到言而有信、一諾千金,就不失為一位現代意義上的好爸爸。

西晉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左思,則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兒奴爸爸。現在將女兒視為掌上明珠的父親,當然很多,但在“女育無欣愛,不為家所珍”(傅玄《豫章行苦相篇》)的古代社會,女子一出生就受到家里的漠視,女兒奴爸爸就較為稀罕了。左思為自己的兩名愛女寫下了一首長詩,名為《嬌女詩》。一開頭就用驕傲的口吻寫道,“吾家有嬌女,皎皎頗白皙”,稱贊女兒的美貌。據史書記載,左思雖才華出眾(“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因他而來的),卻是相貌丑陋(“貌寢”),嘴又笨(“口訥”),偏偏不幸生在注重容貌和口才的魏晉時期,可想而知有多郁悶。據《世說新語》記載,左思“絕丑”,見大帥哥潘安每次出行都有一大群女“粉絲”圍著他轉,心里羨慕得很,也學著到處逛,結果這位男版東施只招來一群老太太朝他吐口水,“委頓而返”。如今他有了兩個玉雪可愛、口齒伶俐(“口齒自清歷”)的女兒,終于可以揚眉吐氣、一雪前恥了。夸了幾句女兒如何漂亮之后,他筆鋒一轉,寫起了她們的頑皮:小女兒紈素,小小年紀,一大早就去學大人化妝,眉毛畫得好像掃把掃過一樣(“黛眉類掃跡”),口紅也涂得亂七八糟(“濃朱衍丹唇”)。大女兒惠芳長得眉目如畫,因為大了幾歲,化妝技術已經相當不錯了,不至于像妹妹那樣弄得一塌糊涂,但總歸還是個小孩子,化得還不夠完美,在眉間頰上改來改去。左思評價說,看起來比織布干活還要辛苦得多。

兩個女兒一起搗亂的時候更是不得了。她們在園子里飛快地跑來跑去,果子還沒熟就摘下來,扔來扔去打“果”仗。有時候她們也會安靜下來,裝模作樣去幫大人做飯,實際上,只是為了找個借口好離筆墨遠遠的。一聽到大街上有什么動靜,立刻跑出去看熱鬧,連鞋子也來不及穿好。烹茶的時候,手按在地上,對著鼎吹火,白衣服都被弄臟了。她們平時任性慣了,大人還一句都說不得。結尾尤其可愛,見大人要打了,馬上一起轉過去對著墻擦起了眼淚(“瞥聞當與杖,掩淚俱向壁”)。天真可愛的小女兒情態躍然紙上。偷搽媽媽的口紅、千方百計拖延功課、愛看熱鬧,與現在小女孩的調皮嬌憨行徑并無二致,仿佛可以看見一千多年前的陽光下,沒穿好鞋的小女孩咯咯笑著追逐嬉戲,雪白的衣袖在花樹下輕盈地飄過。從左思寵溺而又無可奈何的口吻來看,他是個對女兒既不舍得罵、更不舍得打的慈父。從詩中細節可以看出,他對女兒的日常生活觀察得非常仔細,顯然常常陪伴女兒,不像有些文學家爸爸,寫思念家鄉子女的詩句的時候才會拉兒女出來做工具人,平常連人影都看不見。

古代許多父親為了行使嚴父的職責,常常對子女過于嚴厲,甚至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不過,蘇軾卻不是這樣的人,相反,他可能是最會花式夸兒子的名人了。

蘇軾共有四子,長子蘇邁是“小軒窗,正梳妝”的王弗所生,次子蘇迨、三子蘇過是續弦王閏之所生,最小的兒子蘇遁是朝云所生,不幸夭折。蘇軾曾在王閏之夫人生日的時候作《蝶戀花》一闋為她祝壽,寫道:“一盞壽觴誰與舉?三個明珠,膝上王文度。”“三個明珠”,即指邁、迨、過三子。“膝上王文度”則是一個溺愛兒子的典故,將兒子比作明珠,可見蘇軾對三個兒子的喜愛。蘇軾公事繁忙,朋友眾多,興趣又廣泛,但對兒子的學業還是很留心。他有時和長子蘇邁聯句,稱許道:“傳家詩律細,已自過宗武。”宗武是杜甫次子,杜甫很得意于這個兒子,多次寫詩夸贊,蘇東坡卻老實不客氣地說,我的兒子比宗武強。次子蘇迨自幼體弱多病,但很有才華,16歲的時候作了一首詩,蘇軾讀后非常高興,特意步韻和作一詩:“我詩如病驥,悲鳴向衰草。有兒真驥子,一噴群馬倒。”我寫的詩好像病馬,我兒子的詩才是真駿馬,一噴其他馬就紛紛倒地了。又說:“君看押強韻,已勝郊與島。”你看看,已經超過孟郊和賈島了!——讓人不禁絕倒,這樣盲目夸兒子,真的好嗎?這還沒完,他還寫信給朋友,貌似矜持實則得意地提起次子“頗知作詩,今日忽吟《淮口遇風》一篇,粗可觀,為和之,并以奉呈”,簡直就是強行要人點贊。

三個長大成人的兒子中,以小兒子蘇過的性情才華最像父親,后來被稱為“小坡”。蘇過常常陪伴父親左右,互相作詩唱和。蘇軾高興地寫詩說:“過子詩似翁,我唱而輒酬。未知陶彭澤,頗有此樂不?”過兒的詩很像我這個老父親的,我寫詩他就唱和,不知道陶淵明能有這樣的快樂嗎?——陶淵明的內心獨白:別提我,謝謝,我的五個兒子都不喜歡讀書(《責子》:“雖有五男兒,總不好紙筆。”)蘇過學著作賦,蘇軾又夸他:“近者戲作凌云賦,筆勢仿佛離騷經。”小兒子真棒,作的賦簡直像《離騷》。蘇東坡給朋友寫信,有時候也會忍不住夸兒子兼自夸起來:“某既緣此絕棄世故,身心俱安,而小兒亦遂超然物外,非此父不生此子也。呵呵!”不是我這樣淡定的老爸,也生不出這樣淡定的兒子!——注意,這里出現了蘇東坡著名的“呵呵”,現在互聯網上的“呵呵”,差不多等于友盡,蘇東坡多次用過“呵呵”,卻著實可愛。蘇過也是唯一遺傳到蘇軾書畫才能的兒子。蘇軾題蘇過的畫云:“老可能為竹寫真,小坡今與竹傳神。”老可,指文與可,即文同,著名畫家,善畫竹,也是蘇軾的從表兄,蘇軾對其極為敬重。作詩超過孟郊和賈島,作賦像《離騷》,作畫可與文同并提,若蘇軾有微信朋友圈,估計天天全方位花式曬娃。兒子們也很愛這位老父親,雖然蘇東坡一生坎坷,屢次被貶,兒子們始終陪伴在側,不離不棄,給了他莫大的安慰。

 (《少年新知》雜志)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