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洛陽晚報時間:2024-09-11
□楊文靜
東漢史學家班彪有三個孩子,修《漢書》的班固是長子,續修《漢書》的班昭是小女,這一子一女與父親班彪都是史學家,合稱“三班”。中間還有個班超,他投筆從戎,選擇了另一條人生路。
班彪去世后,班固回到老家,子承父業,撰寫《漢書》,不料竟有人誣告班固“私改作國史”,班固因此入獄。事關兄長生死,班超一路車馬疾行,趕赴京師洛陽,上書為兄鳴冤。
漢明帝問清來龍去脈后,不僅將班固無罪釋放,還命其擔任蘭臺令史等職,借助東觀藏書繼續修史。
公元62年,班固奉命上任,班超與母親一同來到洛陽。由于家貧,班超常常為官府抄書賺錢貼補家用,日日抄,月月抄,年年抄,抄得眼睛酸,脖子疼,腰背痛,腿腳沉,何時是個頭?
一天,班超把筆一扔,起身長嘆道:“大丈夫當仿效傅介子、張騫建功西域,萬里封侯,豈能在筆硯之間蹉跎歲月!”
雖然這番話招來了左右人的嘲笑,但班超不以為然,繼續說:“壯士之志,你們怎么會懂!”
班超提到的張騫和傅介子都是西漢時出使西域的勇士:漢武帝時,張騫歷經13年,開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被封為博望侯;漢昭帝時,傅介子出使樓蘭,因功獲封義陽侯。
后來,有個算命先生告訴班超,雖然他只是一個普通的讀書人,但生了一副“萬里侯相”,下巴似燕,脖頸兒如虎,“飛而食肉”,將來必定“封侯萬里之外”。算命先生的話未必可信,但這堅定了班超建功西域的信心。
公元73年,班超果真投筆從戎,并受到西征大軍主帥竇固的重用。不久,班超奉命出使西域,率領手下36名勇士在西域縱橫捭闔,平定各國叛亂,重樹大漢國威,打通了中斷60余年的絲綢之路。公元91年,班超被任命為西域都護。4年后,他實現了萬里封侯的愿望,被封為定遠侯。 (《洛陽晚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