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3-13
中國國際經濟技術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邵春堡在《大眾日報》撰文表示,產品是產業的核心,產品創新和產業創新相輔相成。人工智能只有變成產業才有價值。在這方面,我國也有相對優勢。第一,我國產業齊全便于垂直大模型對接。我國產業門類齊全、產業體系完整、工業經濟規模大,為人工智能技術及其應用提供了豐富的需求場景和廣闊的創新應用空間。垂直大模型將會成為各產業的基礎設施,“模型應用,產業先行”也成為業界共識。垂直大模型的行業應用將以其強大的計算和學習能力,特別是通過海量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可以預測設備故障,優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進而增強產業和企業的智能化和自主性。第二,生成式人工智能會成全智能產業。在網絡運營、軟硬件設備制造、互聯網運營現有的三類數字產業之上,很可能出現大模型應用先行的智能產業。研發大模型的240多家企業和單位,會有相當部分參與智能產業。通信互聯網企業在大模型探索中,會成為智能產業的骨干基礎。第三,生成式人工智能向傳統產業擴展得天獨厚。我國正由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轉化,可以借勢將創新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及其產品,引入各個產業。加之生成式人工智能是通用性技術,極易擴散和廣泛應用,它同制造業等結合,有利于生成式人工智能落地,促進制造業智能化,這將高水平鞏固和發展“中國制造”。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