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22
記者 朱 姝
厚度僅有0.006毫米的超薄“手撕銅”可連續生產2萬米,實現行業“獨一份”;
形成從上游銅開采、中游銅冶煉到下游銅精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條……
近年來,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條山集團”)作為華北地區最大且完備的銅行業全產業鏈企業,構建了“從一噸礦石到一張銅箔”全產業鏈條,形成了以上游原料制造、中游銅冶煉、下游銅精深加工環節完整、可控、回旋空間充足的產業鏈條,實現了完整的產業鏈閉環。
去年12月,中條山集團被認定為山西省重點產業鏈——銅基新材料產業鏈的“鏈主”企業,中條山集團以此為契機,繼續推動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讓“有色”更“出色”。
一家企業影響一個行業
為產業鏈夯實基礎
驅車前往中條山集團北方銅業垣曲冶煉廠的路上,可以看到剛從礦山上挖采到的礦石被一個“滑梯”傳送帶送往廠內。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這是詩人李白對冶煉場景的描述。
在冶煉廠精煉車間內,記者見到火紅的銅水從陽極爐流入一塊塊鑄模,再隨著澆鑄機緩緩轉動。
“爐火”見到了,“煙”已不見蹤影。
“經過處理的銅礦石在這里經過冶煉,形成一片片5厘米厚的陽極板,這些陽極板將從這里被轉運至電解車間。陽極板進入電解槽,最終成為成品‘陰極銅’。”該廠精煉車間副主任寧文杰向記者介紹道。

中條山集團北方銅業垣曲冶煉廠電解車間內,陽極板在電解液內完成電解。記者 朱 姝 攝
在電解車間門口,記者看到了約1厘米厚的陰極銅被打包成捆,準備發往上海等地。
在706安全生產指揮中心和銅礦峪礦選礦廠,通過實時監控大屏和實地參觀,記者詳細了解了銅礦峪礦井下采礦、出礦、運輸及地表選礦工藝流程。銅礦峪礦作為亞洲最大的地下非煤開采礦山之一,率先引進國際領先的“礦塊自然崩落法”采礦技術,綜合成本接近露天礦的國家級綠色礦山,憑借自給率遠超行業平均值30%的企業盈利和可持續發展核心競爭力,引領有色行業礦山建設的新潮流,譜寫了現代化礦山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自古以來,中條山一帶就是重要的產銅基地。中條山地區礦產資源豐富,開采歷史悠久,夏、商、周時期,這里便是采銅和冶鑄銅器的主要地區。對山西省來說,全省95.6%的銅礦儲量集中在中條山地區。
中條山集團正是依中條山而建、因中條山而興,是我國銅工業發展的孕育地、實踐地、技術策源地。
中條山集團自1956年成立以來,為新中國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作為我國七大產銅基地之一、華北地區最大的銅聯合企業,中條山集團擁有大型地下礦山和完備的探、采、選、冶、精深加工產業鏈,承擔著山西省委賦予的“打造有色金屬行業一流標桿企業,引領推動山西省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使命。2023年,中條山集團產值已達到283.88億元。
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中條山集團致力打造綠色生態礦山,為尾礦資源尋找出路。近年來,中條山集團大力開展銅尾礦綜合利用開發,實現了尾礦在水泥、微粉、干混砂漿中的應用。同時,還將尾礦應用至骨料產品、預制構件推廣使用中,真正做到“吃干榨盡”“變廢為寶”。中條山集團的探索成果,為推廣銅尾礦綜合利用循環經濟和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中條經驗”和“中條方案”。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齊頭并進,為中條山集團打造銅基新材料產業鏈夯實了基礎。
目前我省銅基產業鏈鏈上企業共有16戶。其中,中條山集團所屬的子公司有5戶,涵蓋礦山、冶煉、精深加工;省內其他銅材加工企業5戶;銅藝術品企業1戶;銅桿線加工電線電纜企業5戶。中條山集團省內銅產品客戶30余家,既有銅材加工企業,又有冶金、機械裝備鑄造制造企業、貿易商等,2022年至今,鏈上配套資金額度約30億元。
“2024年是中條山集團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帶動銅基新材料產業鏈提能升級的第一年,我們將高質量規劃銅基新材料產業鏈配套發展方案,開好產業鏈鏈上企業第一次大會,還將繼續在延鏈補鏈強鏈上下功夫,推動產業鏈不斷延伸。另外,我們將適時申請、成立銅基新材料產業鏈黨建聯盟(或黨委),激發鏈上黨組織力量。”中條山集團負責人說道。
從一塊礦石到一張銅箔
為產業鏈增注動能
一卷材料,展開后卻薄如蟬翼,用手輕拉便能撕開,被形象地稱為“手撕銅”。
這種厚度只有0.006毫米的銅箔,不僅能夠抵抗反復的折疊,還具備強大的耐腐蝕、安全功能,成為高新技術領域的“寵兒”。
走進山西北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銅新材料”)寬敞明亮的銅箔事業部,銅箔可逆精軋機、銅箔表面處理機、銅箔退火爐等大型裝備整齊置于車間內,由上游冶煉企業提供的銅板通過軋制、脫脂清洗、分切等生產環節后,軋制出的產品即為一張張的“手撕銅”。
“這種‘手撕銅’就是我們企業生產的高性能壓延銅帶箔,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5G通訊、航空航天等領域。”北銅新材料黨委副書記越紅艷向記者介紹道,“這些生產設備主要從美國、意大利、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進口,同時引進了國內部分頭部企業生產的高端設備,工藝先進,裝備水平國際領先。”
沒有尖端產品,就沒有競爭優勢。薄,意味著更好的傳導性,更加豐富的應用場景,也意味著極限挑戰。從銅板到銅帶,從毫米到微米,銅帶變薄的過程,就是身價倍增的過程,更是我市銅基新材料產業鏈條延伸的過程。
據悉,這一新建高性能壓延銅帶箔和覆銅板項目總投資23.96億元,占地296畝,總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項目全部建成后,年產能為5萬噸高性能銅及銅合金帶箔材和200萬平方米撓性覆銅板,年銷售收入可達33億元。
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投資17.76億元,2021年開工建設,建設銅合金車間、銅帶車間、銅箔車間等,目前3個車間均已進入試生產階段。
北銅新材料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是北方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北方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則隸屬于中條山集團。
中條山集團在上游銅開采、中游銅冶煉的基礎上,規劃繼續延伸產業鏈條,建設下游銅精深加工項目,于是就有了“手撕銅”項目的誕生。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目標要求進一步明確,中條山集團全產業鏈的產業優勢、礦產豐富的資源優勢、山清水秀的生態優勢、銅行業先進的技術優勢、競爭力明顯的品牌優勢、國家戰略的疊加優勢將更加凸顯。
中條山集團作為銅基新材料全產業鏈企業,涵蓋了從礦山開采、銅礦冶煉、加工成材、終端消費的整個過程。上游主要是對礦山原礦進行開采和篩選,得到主要原料銅精礦。中游主要是冶煉環節,得到能直接用于加工的精煉銅。下游主要是通過不同的加工工藝,將精銅加工成各種形狀的銅基材料產品,如銅棒、銅管、銅板帶、銅箔等。銅基材料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基礎材料之一,也是當前各新興產業發展重要材料。基于其高導電、高導熱、高耐磨、高耐腐、高抑菌、可鍍性、易加工等優質性能,廣泛應用于電力、電子、交通、建筑、醫療、機械、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
“手撕銅”連續可產2萬米
為產業鏈導入高端
“我手里拿的這個厚度只有0.006毫米的銅箔,在北銅新材料已經可以連續生產2萬米,這在銅加工行業里只有我們可以做到。”銅基新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吳婷向記者介紹道,這個厚度的銅箔在行業內也有其他企業可以生產,但是能連續產出2萬米,只有掌握高性能生產技術、綜合加工技術和優良裝備水平,才能產出更長長度的銅箔。

北銅新材料銅箔生產現場。記者 閆 鑫 攝
這個行業領先的背后,得益于銅基新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研究成果的加持。
一進入北銅新材料廠區,就可以看到有“銅基新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字樣的辦公樓。
走進這座樓的實驗室,可以看到掃描電鏡、光譜儀等行業領先的科研設備。據悉,這里的科研條件在銅基新材料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實驗室于2023年1月獲批建設,依托北銅新材料,與中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聯合共建,主要開展高端銅基新材料領域的基礎與應用技術研究,科研條件在銅基新材料研究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中條山集團加快推進產學研結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堅持把產學研合作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協同創新、開放創新,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應用為目的、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企業技術進步和產品優化升級,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
“目前實驗室正在攻堅的兩個重點方向,一個是與中南大學合作開發高端引線框架性用C18150合金,另一個是5G高頻高速用高撓曲壓延銅箔。這兩種材料都是定位于替代進口,對于填補國內高性能銅帶、壓延銅箔市場空白,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推動我國銅加工產業向高精尖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吳婷說。

銅基新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內,研發人員操作掃描電鏡觀測紅化處理箔表面形貌。
實驗室致力于打造全國銅基新材料先進制造新高地,延伸銅基新材料產業鏈條,培育銅基新材料產業集群,實現特色化錯位發展的企業目標。這就需要開展面向市場應用的先進銅基材料領域基礎研發,在高導高韌性銅合金、先進銅基復合材料、高精度銅、超薄箔材等高端前沿領域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力爭盡早實現國產技術突破。
銅基新材料山西省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將大幅提升企業在銅基新材料生產方面的技術水平,增強企業產品競爭能力,提升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引領行業技術發展,進而為推動山西省在全面轉型發展的基礎上實現換道領跑、彎道超車的戰略布局中作出貢獻。
實驗室建設一年來,共取得2項國家專利授權,報批4項國家專利,接下來還將建設中試生產線,用于科研成果的初步試驗。
下一步,中條山集團將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用足用好“省級重點實驗室”金字招牌,加大面向市場應用的先進銅基材料領域基礎研發力度,積極承擔高導高韌性銅合金、先進銅基復合材料、超薄箔材等高端前沿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引領企業制造出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終端產品”,打通企業邁向產業鏈中高端及新興產業領域的堵點盲點,推動企業創新在部分領域邁向技術領先;集中優勢資源,增強科技創新策源功能,不斷加大稀貴金屬深度綜合利用研發力度,推進形成研發、中試、產業轉化和企業孵化等完備的產業創新發展體系,朝著國內稀貴金屬新材料產業領軍企業目標邁進;加速完善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的創新生態,在銅基新材料領域開展“三個一批”行動,攻克一批前沿性、全局性重要課題,突破一批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關鍵技術,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力度的“硬核”科研成果和行業領先的高端技術品牌,讓創新創造的綜合效益充分顯現,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增強企業核心功能,為企業及區域經濟發展不斷輸出新動能。
進入新時代,中條山集團將更好肩負起新的發展使命,全面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有色金屬行業一流標桿企業,奮力譜寫新時代產業報國新篇章。按照“決勝300億、加快500億、奮斗1000億”“三步走”思路,沿著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的“三化”方向,萬眾一心,拼搏進取,讓中條山銅文明的古今智慧永續傳承。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