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22
本報訊(記者 余 果 通訊員 趙陽飛)香椿本是春天才有的一道美食,但河津市小梁鄉馬家莊村的香椿種植基地卻借助現代農業科技,在寒冬時節培育出紅潤油亮的香椿嫩芽,受到消費者青睞。眼下,大棚香椿正值采摘旺季,每天都有大批香椿嫩芽被運往西安、北京、上海等地,讓臨近春節的市場上“椿”意濃濃。
室外先聞香,入棚又見綠,溫室大棚里“椿”意濃濃。在馬家莊村的香椿溫室大棚內,一行行香椿樹栽種得密密麻麻,枝頭上的嫩芽油綠中透出微紅,長勢喜人,生機盎然。村民們正小心翼翼采收新鮮的香椿芽,然后進行分揀、包裝,準備銷往各地市場。自進入1月香椿成熟期以來,每天銷量達五十公斤左右,每公斤賣到56元左右。
香椿被譽為“樹上蔬菜”,以其營養豐富、香味濃郁而備受消費者青睞,但因季節性強、供應期短難以滿足市場需求。普通香椿只能在三四月份上市,這就造成了1月至3月的香椿市場空白期。2023年,馬家莊村村“兩委”立足本村實際,緊盯市場需求,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投資130余萬元,建設占地10余畝的5座溫室大棚,引入山東紅油香椿苗進行試種,通過委托能人大戶合作社經營、村集體監管、收益分紅的運營模式,讓香椿在冬季生長發芽,同時流轉50余畝土地建設香椿育苗基地。
馬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馬喜榮說:“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目前育苗基地每個棚內育苗4萬株,5個棚合計20萬株,每年可實現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減去育苗成本及人工工資等開支,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以上。下一步,我們計劃擴大育苗基地帶動村民種植香椿苗,實現自種自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p>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