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因地制宜 分類施策

新絳縣攻關農村集體經濟增收難題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6-13

本報訊 “三資”盤活提質經營增收模式、“村集體+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戶”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增收模式、黨支部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增收模式、村企結對提供市場化服務增收模式、依托主導產業延鏈服務增收模式、鄉村文旅節慶賦能增收模式,這是今年新絳縣對農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總結的6種發展模式。利用這6種模式,該縣希望153個行政村“村村有路徑、一村有一策”,確保年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村實現全覆蓋,50萬到100萬元的村不低于25個,10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個。

今年以來,新絳縣堅持把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作為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的重中之重和核心關鍵,成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5年行動工作領導組,建立“縣級統籌謀劃、鎮黨委深入指導、村黨組織具體實施”的工作格局。他們建立包聯機制,實現縣鎮班子成員包聯行政村全覆蓋,19名縣級領導每人包聯1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通過“教法子”“指路子”,幫助制定符合村情的壯大集體經濟工作計劃。在此基礎上他們推動共享聯動,依托蔬菜、中藥材兩個特色農業產業,分別成立了蔬菜、中藥材兩個產業黨委,促進資金、政策、項目整合,實現大事聯議、資源聯享、產業聯促,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互促共贏。

新絳縣還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決用好6種模式,使集體經濟有效壯大提質。以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工作為契機,化解集體債務870萬余元,新增收費54萬元。泉掌鎮南張村里的蔬菜市場由承包制變為村集體自主經營后,集體收入達到70萬元。陽王鎮閻壁村將村集體500畝機動地收回自營,流轉120畝零散地,給3000畝土地提供托管服務,可為村集體增加80萬余元收益。橫橋鎮狄莊村依托緊鄰高義鋼鐵的優勢,成立高義集團綜合服務中心,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100萬余元收入。萬安鎮萬安村充分依托油桃產業,建設冷鏈果蔬物流園等,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00萬余元。澤掌鎮光村發展農業觀光旅游,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20萬余元。

此外,該縣還依托財政扶持補助資金,結合各村情況,促成一批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落地見效。先后投資2389萬元用于支北莊村日光暖棚油桃種植、北社村物流運輸、白村優質糧食生產服務中心等49個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采取集體自行經營、參股分紅、發包租賃等不同的經營類型,為每村集體年增收5萬元—10萬元。                (衛世新 范華勇)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