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金融“活水” 精準“滴灌”
——絳縣扶貧小額信貸政策助力貧困戶脫貧致富小記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7-03

丁衛娜 張慧慧

7月1日,天剛蒙蒙亮,蔡軍全就來到黃瓜棚里忙活著摘黃瓜,前一天幾個商販跟他訂了1000多斤黃瓜。

“多虧了扶貧小額信貸政策,還有縣委辦的幫扶和農商行的支持,讓我建了這個溫室大棚,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蔡軍全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扶貧小額信貸作為專門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量身定制的政策優惠措施,在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增強貧困戶內生動力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蔡軍全就是依靠扶貧小額信貸政策脫貧致富的典型代表之一。

村里送來致富經

蔡軍全是古絳鎮北步康村人,2012年在陜西省榆林市金屬鎂廠打工,妻子在家種地,兒子上高中,日子還算過得去。一次意外事故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2013年6月的一天,蔡軍全像往常一樣在鎂廠倒動罐蓋,一不小心,百斤重的罐蓋掉下來,重重砸在他的腳上,導致他四根腳趾斷裂。手術后,他一休養就是兩年,一家人的主要經濟來源斷了。家里只有幾畝旱地,收益微乎其微,又面臨著兒子上大學的問題,全家陷入困境。2013年年底,他家被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7年年初,北步康村“兩委”積極謀劃,調整產業結構,先后5次組織村民到曲沃縣磨盤嶺農業觀光園區等蔬菜基地考察參觀,最終確立了大棚黃瓜種植項目。但北步康村并非貧困村,發展產業不能申請到村扶貧項目資金,建設高標準溫室大棚需要村民個人投資。每個大棚十多萬元,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有點困難,很多有意向的村民紛紛打了退堂鼓。蔡軍全覺得這是個翻身的機會,但缺乏資金,剛燃起的熱情又被澆滅。

政策引來金融活水

村里謀劃產業,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動員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參與其中。他們幫蔡軍全出主意,“按照國家扶貧政策,貧困戶發展產業可申報產業扶貧項目,有了項目就可以申請扶貧小額信貸,免抵押、免擔保,政府全額貼息。”聽完駐村工作隊的講解,他豁然開朗,這個政策簡直就是雪中送炭。他立即到縣扶貧辦申報了大棚黃瓜種植產業,縣扶貧辦和駐村工作隊根據他的評級授信和產業發展情況,指導他向縣農商銀行申請5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經過貸前調查,他成功通過審批,一次性貸款5萬元,期限3年。他心里有了底,又借了七八萬元,湊夠了建設大棚所需資金。

2017年5月,北步康村高標準大棚建設項目如期開工,流轉土地100畝,建成了17個高標準溫室大棚,占地84.4畝。蔡軍全家的大棚占地5畝,棚內面積1.7畝。村里請來了技術員,一邊集中授課,一邊實地指導。蔡軍全總是全程跟著技術員,生怕遺漏任何一個知識點。當年11月份黃瓜上市,一直能銷售到來年6月,一個種植周期他收益近7萬元。

小額信貸成為脫貧大動能

隨著經驗的積累和技術的提升,蔡軍全家的大棚產量越來越高,收益越來越好。2018年收益7.3萬元,2019年達到11萬元,為了送菜方便,他還買了小貨車。今年3月他又承包了一個大棚,今年5月,他如期還清了貸款本息,等走完程序,他就可以拿到全額貼息。他不僅脫了貧,還致了富。

和蔡軍全情況一樣,絳縣依靠扶貧小額信貸政策發展產業的貧困戶多達1100余戶,他們在“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下,自力更生拔“窮根”,“貸”出脫貧致富加速度,所貸款用于特色產業發展和產業扶貧項目的發展,切實解決了昔日貧困戶“想發展、沒有錢、貸錢貴”的難題,為那些想要發展產業脫貧致富而沒有本錢的貧困戶送去了“真金白銀”的幫助,形成金融為脫貧攻堅提供持續有力支撐的良性工作格局。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