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6-29
本報訊(記者 范 娜)隨著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固廢產生量與日俱增,如不采取措施控制固廢產生量,并提高固廢綜合利用能力,我們將面臨著工業固廢堆積如山、無處填埋的嚴峻現實。在這一背景下,我們身邊出現了一些專門處理工業固廢的企業,稷山縣華越建材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該公司本著“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理念,在稷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大力支持下,結合經開區固廢處置形勢,探索最新技術,把工業固體廢棄物“吃干榨凈”,變為各種建材原料。
成立于去年6月的稷山縣華越建材有限公司,位于稷山經濟技術開發區西社工業園。公司致力于新型建材材料的研究開發,對礦渣、粉煤灰、鋼渣等工業固廢進行加工生產,以及對無機非金屬材料科技成果進行市場轉化和推廣,擁有一支15人的研發團隊,日處理1500噸工業固廢,是一家使用配套新工藝、新裝備的科技型企業。
“我們周邊有很多煤化工、冶煉合金企業,它們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冶煉渣、鋼渣、粉煤灰企業處理不了,大多采取的是填埋的方式,這不僅污染環境、占用土地資源,而且不利于長遠發展。”該公司董事長焦三東介紹,現在公司上了年產130萬噸粉煤灰礦渣微粉生產線,要把工業園區的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起來,做成S95超細粉。
之所以選擇這份事業,跟焦三東的經歷有關。焦三東曾做過10年的工業固廢運輸工作,就是把工業園區的工業固廢運到延安、西安等地企業進行處理。后來,他自費前往北上廣甚至德國考察,自己琢磨、學習、鉆研處理工業固廢的最新技術,在中國固廢協會、中國建筑垃圾處理協會專家的幫助下,由貿易商轉變為生產商。
2019年7月,該公司投資1.3億元的年處理120萬噸工業廢渣加工項目,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2月份試機、投產。項目二期工程已于2020年4月破土動工。
“公司全部項目竣工后,將為稷山縣年消化工業廢渣80萬噸,粉煤灰20萬噸,鋼渣20萬噸,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8億元,年利稅15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00多個。”焦三東說,公司計劃用3年時間,在稷山經開區形成一個生產循環鏈,把各企業內部消化不了的固廢垃圾作為原料,用各種配方把它們轉變為產品,讓整個經開區沒有工業垃圾運出去。
“華越建材有限公司對工業固廢垃圾綜合利用的一系列研究,是利國利民的有益探索,對實現固廢資源綜合高效利用提供了新路徑,為稷山經開區實現綠色、生態發展作出了新貢獻,為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稷山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郝冰如是評價。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