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史>

古人為何愛石榴

來源:大眾日報時間:2025-11-19

我國的石榴是在漢代經由絲綢之路傳入,東漢張衡的《南都賦》中記載“乃有櫻梅山柿,侯桃梨栗,梬棗若榴,穰橙鄧橘。”“若榴”即石榴。西晉張華的《博物志》記載:“漢張騫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國榴種以歸”,這也是被后人引用得最廣泛的關于石榴的來源。

古人眼中,石榴是“天下之奇樹,九州之名果。”實際上,古籍中關于石榴的別名繁多,如安石榴、丹若、天漿、海石榴、金龐、金罌等,足見古人對石榴的重視,也表明石榴在古代的生產生活中有較為廣泛的用途。

永濟扁鵲廟手持石榴的古代女性塑像 記者 劉亞 攝

除了實用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千百年來,古人對石榴的關注,還凝練出特有的文化價值,承載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及祝愿。石榴花火紅艷麗,石榴果飽滿圓潤,石榴籽晶瑩剔透,年畫、剪紙、木雕等民間藝術經常將石榴作為重要的題材。石榴文化與民間生活聯系密切,作為吉祥果之一,石榴寓意吉祥團圓、和諧幸福,親朋好友互贈石榴,中秋用石榴祭月、品嘗石榴的習俗一直流傳,以示美滿幸福。此外,民間將開口的石榴作為繪畫素材,稱“榴開百子”或“石榴開口笑”,寓意多子多福。

石榴還是一個世界性的文化符號,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都有向神靈祖先獻祭石榴的習俗,西班牙和利比亞的國花是石榴花,石榴還出現在西班牙的國徽上。(《大眾日報》)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