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11-14
□韓利明 彭勇華 張玨
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我國是糖尿病大國,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數據,2021年全球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數達到5.37億,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達1.4億人,占全球患者總數的26.2%。糖尿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國民健康并給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的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關注糖尿病,需要我們一同行動。
我國公眾對糖尿病防治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存在不足。例如,什么是“消渴病”?“消渴病”是糖尿病嗎?二者有何分別?如何預防及治療“消渴病”?
通過西游記師徒四人的“悟道”之路,讓我們從不同的視角認識下“消渴病”。
消渴病有哪些癥狀?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自從西天取經回來后,各自回到了原來的“老家”,過起了美美的小日子,日子彈指一揮間就過去了五百年……孫悟空從早到晚捧著個電腦,熬著數不盡的夜,刷著各種游戲,喝著一罐又一罐“肥宅快樂水”可樂;八戒又重拾了取經前好吃懶做的壞習慣,終日燒烤火鍋麻辣燙啤酒,吃飽了拍拍圓滾滾的肚子便滾去了床上呼呼大睡;而沙僧悟凈每日辛苦操持著他的“一畝三分”河,天天為他河里的蝦兵蟹將操碎了心,總是整宿整宿睡不好覺,有時為了一點小事就郁郁寡歡,心事重重,更是放棄了以前每日運動的好習慣,天天往返河里田間勞累奔波。
而最近這段日子,悟空覺得自己明顯口干舌燥想喝水,又怕熱汗多;八戒覺得自己總想上廁所小便,越吃越餓,越餓越吃,可是體重反而不增反減;沙僧也覺得沒啥力氣,耳鳴頭暈,有時候甚至覺得還手腳麻木,皮膚干燥……
這三個師兄弟在家一個個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此時不約而同想到了自己的師傅唐僧,或許師傅可以幫幫自己,于是便著急忙慌地都趕去了師傅唐僧的住處。
消渴病是糖尿病嗎?
唐僧在聽了他們三人的描述后,便讓他們先去醫院做了個身體檢查。
悟空:“師傅師傅,您說,我們這都是怎么啦?”
唐僧:“恩,你們呀,這是得了糖尿病,就是中醫所說的‘消渴病’。”
八戒:“啊?師傅,您說說,俺們三個怎么會得上這啥玩意兒?哦,對,‘消渴病’的呢?”
唐僧:“哎,八戒啊,這還要怪你們三個自己,把西天取經時,為師讓你們養成的修身養性的好習慣都給拋之腦后了。這糖尿病屬于中醫消渴病范疇,《景岳全書》中說:‘消渴病,富貴人病之,而貧賤者少有。’也就是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糖尿病屬于富貴病,人們稍不注意,就容易“中招”。中醫認為啊,這個情志失調,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釀成內熱;或情志化火,耗傷肺、胃、腎之陰液,導致陰陽失調,都可以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有何防治之法?
沙僧:“師傅,徒兒們知錯了,那您快說說,這防治糖尿病,咱老祖宗中醫可有啥好辦法嗎?”
唐僧:“那就先說這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吧,就是重在辨證論治。糖尿病在中醫上可分為肺胃燥熱證、氣陰兩虛證、陰陽兩虛證3個類型。肺胃燥熱證一般屬于糖尿病早期,治療上宜選用清潤肺胃,生津止渴之藥,比如增液湯加味加減;氣陰兩虛證屬于糖尿病中期,治療上宜選用益氣養陰,補脾滋腎之藥,比如生脈散加味。陰陽兩虛證一般屬于糖尿病中晚期,治療上宜選用溫陽滋腎之藥,比如金匱腎氣丸加減。要知道,這中醫藥是咱老祖宗中華民族的瑰寶,具有‘簡、便、驗、廉’的特色,在糖尿病治療方面療效顯著、毒副作用少、無低血糖發生,具有長期耐受性等優點,長期治療能延緩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所以啊,傳統中醫藥對于治療糖尿病就顯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了。”
悟空:“那師傅,您說,我回去是不是也得讓我那群徒子徒孫們多注意點,省的也得上那勞什子的‘消渴病’啊?”
唐僧:“悟空,這是當然的啦,你知道嗎?在中醫看來,疾病是體質偏差及臟腑功能失調超過一定限度而成的,必須要在達到這一限度前預防疾病的發生,這就是所謂的“不治已病治未病”。這已經得了糖尿病的咱就要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得了糖尿病的就要預防其并發癥的發生,比如糖尿病腎病、眼病、神經病變、心腦病變等。同時盡可能減少糖尿病的殘廢率和死亡率,從而改善糖尿病人的生活質量。”
八戒:“師傅,那您說說,這糖尿病和糖尿病并發癥都該如何預防呢?”
唐僧:“比如悟空你,平時應該起居有常,按時睡覺起床,少打游戲少喝碳酸飲料;八戒你,平時應該節制飲食,固護脾胃,少吃油膩葷腥甜食;還有沙僧你,平時不妄勞作,調攝精神,懂得放平心態,多泡腳放松下。你們三人,平時還可采用些太極、氣功、八段錦等傳統健身法來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或采用具有溫經、活血、通絡,清熱解毒等作用的中藥熏洗、按摩、耳穴按壓、艾灸、穴位敷貼等方式以預防治療糖尿病并發癥;而飲食養生法對防治消渴病也尤為重要,自古“藥食同源”,比如:山藥、山萸肉、桑葚、絞股藍、枸杞、烏梅等,既可入藥,又可入膳,研究表明,中醫食療對治療與預防糖尿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僧:“徒兒們,這下,都明白了嗎?”
悟空、八戒、沙僧:“徒兒們謹遵師傅教誨!”
(《21世紀經濟報道》)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