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致敬經典 傳承經典

——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蒲劇項目《陳三兩》《送女》成功錄制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8-05

《送女》劇照 姚小勇 攝

日前,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一級演員、山西省蒲劇藝術院(運城市文化藝術學校)黨委副書記、院長賈菊蘭入選的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蒲劇項目《陳三兩》《送女》經過認真復排,以完美的演出狀態,由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攝制組精心錄制完成。

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系國家重大文化工程,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辦,于2019年啟動。這項工程精選當代戲曲名家代表性劇目,在深度加工、提煉升華的基礎上,運用先進科技提升藝術品位,旨在保護優秀傳統戲曲,保留完美的藝術記憶,具有保存資料,供觀眾欣賞,為戲曲藝術繼承者、愛好者提供精準、直觀傳習范本等重要作用。

2024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2024—2025年度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錄制演員(劇目)名單,蒲劇名家賈菊蘭成功入選,錄制劇目是她主演了20多年的折子戲《陳三兩》和傳演其恩師武俊英藝術流派代表作《送女》。這既是對蒲劇經典的致敬,更是對蒲劇新一代領軍人物賈菊蘭表演藝術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兩個經典劇目,皆是集中體現蒲州梆子文化特色、音樂特色、表演特色、創新特色,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高度統一的戲中極品。

蒲苑熱演《陳三兩》

《陳三兩》故事發生在明代。品格高潔、賣藝不賣身的青樓才女陳三兩拒嫁七旬老翁,被告上公堂,卻遭失散多年的胞弟、貪官李鳳鳴嚴刑拷打。她早年慷慨救助的義弟、八府巡按陳魁趕到,救出恩姐并嚴懲了貪官李鳳鳴。

2004年,經運城市蒲劇團時任團長武俊英安排,邀著名劇作家任國成將豫劇《陳三兩爬堂》改編為蒲劇折子戲《陳三兩》,由著名導演韓樹荊執導,蒲劇音樂家高中秋作曲,一級演員、中國戲劇紅梅金獎獲得者李小芳飾李鳳鳴,二級演員郝俊義飾陳魁,在2005年10月全市戲曲龍門獎匯演中,主演賈菊蘭榮登榜首,成為久演不衰的代表作。2024年9月,由青年編劇胡孟整理劇本,程小榮導演,程小亭作曲,李小芳配演的濃縮版《陳三兩》入選“全國戲曲表演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入選人員優秀劇目邀請展演”,在江蘇省昆山市舉辦的中國戲曲百戲盛典上成功演出,傾倒南國戲迷。同年10月,劇組應邀晉京,在梅蘭芳大劇院參加中國戲曲學院主辦的《國戲風華》“2024年展演季梅花獎名家名段展演”引起轟動,譽滿京華。

為保證國家重大文化工程項目成功錄制,《陳三兩》劇組進一步充實力量,由蒲劇藝術院顧問、市劇協原副主席潘廣民等對任國成移植改編本作加工整理、精心提煉;由程小榮任復排導演,程小亭作曲配器,鼓師寧楊帆、秦文龍,琴師王成領奏,獨唱是歌唱演員暢萍。李鳳鳴由中國戲劇紅梅金獎、“蒲劇藝術傳承新人獎”獲得者褚曉丹扮演,陳魁由生角新秀張楠楠扮演。

演出中,賈菊蘭將“耳聽得堂威吼怒血上涌”的核心唱段演唱得激憤昂揚,字正腔圓;接著在節奏強烈的音樂伴奏中賦詩疾書,右手、左手先后寫下“堂上有貪官,民間多沉冤”之后,雙筆同書“若不嚴治吏,何來天下安”,淋漓盡致地宣泄了生活在封建社會底層的才女陳三兩遭受貪官和封建惡勢力雙重迫害的滿腔怨憤,深化了主題和人物塑造。劇組成員配合默契,精雕細刻,將時長43分鐘的《陳三兩》演出了新意境,提升到新高度。

情傾《送女》傳經典

折子戲《送女》是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金唱片獎戲曲類第一名大獎獲得者,一級演員、賈菊蘭恩師武俊英流派藝術的品牌劇目。

1982年,新絳縣蒲劇團為備戰全省中青年演員戲曲匯演,決定為新秀武俊英排演其師筱蘭香的代表作《送女》,由縣文化局副局長陶若璟和李新升整理刪改,由筱蘭香執導,王振國作曲,武俊英參與創腔。新作《送女》面目一新,在全省匯演中一炮打響。武俊英榮獲最佳青年演員獎,《送女》則成為劇團的保留劇目。

1985年,武俊英調入運城地區蒲劇團之后,劇團組織力量,對《送女》進行了加工提升。由著名導演韓樹荊改編、執導,蒲劇音樂家高中秋作曲,著名文武小生王藝華飾余寬,劉安飾周文。該劇1986年排出后熱演城鄉。1987年四五月間,劇團晉京獻演,《送女》得到專家和首都觀眾高度評價。

作為武俊英的得意門生,賈菊蘭對《送女》一劇的藝術內涵和價值有著深刻體會,她不但演過折子戲《送女》,還演過《送女》本戲《汗衫記》,均獲好評。

此次復排,導演程小榮借鑒韓樹荊導演的原版,作了妥善保留與調整;音樂設計程小亭在高中秋老師原作基礎上適度調整、精心配器,鼓師寧維良、寧楊帆,琴師王成領奏的樂隊配置齊全、優勢明顯,為人物音樂形象的成功塑造發揮了重要作用。武俊英對弟子賈菊蘭的表演一招一式反復指導糾正,一字一句認真把關,直至完全滿意。

新時代,新使命;新任務,新擔當。賈菊蘭以致敬經典、傳承經典的文化自覺,精心研讀劇本,認真消化老師和導演提示,全身心投入,重新解讀了這出古典愛情悲劇。《送女》系《汗衫記》(又名《珍珠衫》)之一折,講述的是余寬外出經商,其妻周蘭英遭媒婆和陳大郎暗算失身,家傳珍珠衫也被陳大郎偷去。余寬偶知此事,怒而休妻。蘭英父親周文送女回家,求其收留,余寬不允,執意將蘭英休離家門。

充分的藝術準備,使賈菊蘭對該劇的主題蘊涵,人物性格有了透徹理解和認識。對周蘭英“遭人暗算話難講,且吟且唱情自傷。唯求夫君能體諒,重溫舊好度時光”的祈求、期待,和“余寬鐵心主意定,執意休離周蘭英”絕望、凄慘的遭遇深切同情,真正走進人物精神世界,對周蘭英復雜矛盾的內心情感進行了精準貼切的形體外化和時代表達。

出場,賈菊蘭扮演的周蘭英端莊嫻雅,穩重大方,以敘述性的演唱,表達了蘭英滿腹惆悵、隨父求告、余寬不允時委屈、隱忍,欲怒不敢、欲罷不甘的心理活動。全劇的核心情節是蘭英憶舊求情,賈菊蘭在韻味獨特的叫板、大起板之后,以慢板、二性、緊二性、“站字句”的成套板式,將長達52句的“盼夫曲”演唱得詩情畫意、柔情萬種,行云流水、情深意切。余寬為妻子的真摯情愛所動,瀕臨破裂的婚姻即將峰回路轉之際,卻因余寬索要定情信物珍珠汗衫,蘭英左尋不著、右找不見,方知汗衫被盜,禍由此生。劇情急轉直下,周蘭英終被丈夫逐出家門時,賈菊蘭兩句無伴奏清音唱腔演唱得婉轉、凄楚,催人淚下,成功塑造了周蘭英鮮活、豐滿、生動、感人的典型形象。

扮演余寬的文武小生,著名蒲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王藝華寶刀不老、風華依舊。他以唱做俱佳的表演,塑造了余寬封建固執、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雙梅”聯演,保證了《送女》的藝術品位。扮演周文的后起之秀、山西戲劇杏花獎、蒲劇藝術傳承新人獎獲得者南征唱念表演均見功力,對劇目成功作出了貢獻。

兩出蒲劇經典的復排導演程小榮既是佳作迭出的一級演員,又是排導了系列精品劇目的資深導演,曾應邀參演多部電視劇并任副導演。復排時他勤奮敬業,認真負責,將舞臺表演和鏡頭藝術優勢巧妙融合,使劇目整體呈現精準大氣、恰到好處。

《陳三兩》《送女》錄制的成功,是蒲劇名家精誠合作,延續文化血脈、勇擔時代使命的成功范例。期待賈菊蘭及其創作團隊再接再厲,為蒲劇藝術的守正創新、傳承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王思恭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