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6-04
彭 勃
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持續走深走實之際,黨中央對《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作了修訂,對黨政機關辦公辦會辦事諸多細節作出規定,進一步擰緊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的制度螺栓。過緊日子,就是要一切從“儉”。儉,看似是小事小節,但它浸潤著修身齊家的道德基因,滲透著傳承千年的治國智慧,充盈著興衰存亡的警示箴言,更傳承著“兩個務必”的黨性作風。可以說,道德的滋養、黨性的修養、作風的培養,都從這些小事小節中來。
儉以養德:錘煉作風的“精神純度”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眾多先賢把“儉”視為一切道德品行的根基,因為儉能減少人的欲望。“君子寡欲,則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如果一個人沉溺于物質享受,便容易在安逸舒適中放松要求,難免陷入“肉食者鄙”的詬病,沒了“吾日三省吾身”的空閑。長此以往,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精神懈怠,在渾然不覺中道德滑坡。
諸葛亮用“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告訴我們節儉和修身的關系:一個人擺脫對物質享受的過度追求,才能騰出更多心智空間涵養道德情操,從而始終保持心性澄明。儉并不是讓人過“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對“需要的”與“想要的”有明確的區分,更有理性地去選擇。在生活中做“減法”,減去那些想要但不必要的,才能在精神上做“加法”,在道德修養上進“補”。
生活奢侈必然導致貪慕富貴、浪費無度,以至敗家喪身。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應該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員明白,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對于黨員干部而言,“儉”不單是個人道德修養的問題,更是黨性修養的必備課題,要時刻在“一簞食一瓢飲”中保持清醒,在“衣不求華、食不厭粗”的自我約束中凈化思想境界,在嚴格遵守《條例》規范中堅守過緊日子的辦事原則。
儉以養廉:筑牢作風的“紀律防線”
“唯儉可以助廉”,是說通過對物質欲望的主動節制,能夠從根源上削弱貪腐的動機,進而厚植廉潔的道德根基,筑牢“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防線。
“廉”與“儉”如同硬幣的兩面,廉是行為準則,儉是實踐路徑。儉,是對資源的敬畏與節制,進而是對欲望的管理和控制。敬畏,讓人明晰底線,知道什么該要,什么不該要,劃清了公與私、廉與貪的界線。節制,是對資源的合理分配利用,倒逼黨員干部從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從鋪張浪費、任性妄為中警醒,騰出更多精力聚焦于為民服務的主責主業,騰出更多經費用于發展所需、民生所盼。
中央八項規定之所以成為改變政治生態和社會面貌的標志性舉措,正在于它以“厲行勤儉節約”為切口,從“舌尖上的浪費”“車輪上的腐敗”等看似很小的問題入手?!稐l例》的進一步修訂,更是把節儉意識從日常浸潤逐步融入制度設計、嵌入行為規范,用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涵養清正廉潔的優良作風。
儉以養志:鍛造作風的“奮斗韌性”
“志從淡泊來,節在肥甘喪?!惫潈€的價值不僅在于節制物欲,更在于培育志存高遠的精神境界。克制物欲,能堅定精神追求;克勤克儉,能磨礪堅韌意志。范仲淹“劃粥斷齏”而心系天下,左宗棠“寒素家風”仍抬棺西征,彰顯了儉樸生活與宏大志向的內在統一。焦裕祿用破藤椅辦公、谷文昌以木麻黃治沙,這些共產黨人的事跡同樣證明:當一個人把物質需求壓縮到最低限度,其精神追求便能釋放出最大能量。
黨在全國執政后,部分黨員干部忘記了黨的優良傳統,喪失了最初的那種精神,“貪圖安逸享受、不愿艱苦奮斗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想利用執政黨的地位和威信謀求個人私利的人逐漸多了起來,高高在上、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人逐漸多了起來?!边@些警示發人深省。
“黨和政府帶頭過緊日子,目的是為老百姓過好日子,這是我們黨的宗旨和性質所決定的。”當前,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等事業仍需爬坡過坎,若黨員干部沉迷于“小富即安”的舒適區,沾染“躺平”“佛系”的消極心態,必然難以肩負時代重任。唯有以“儉”砥礪奮斗之志,在過“緊日子”中涵養“闖難關”的銳氣,才能始終保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精神。
“儉”,是個人品德的外在體現,更是培塑忠誠品格的熔爐、淬煉廉潔底色的鐵砧、磨礪奮斗意志的礪石。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節點上,將“儉”的基因植入作風建設全過程,它必將超越物質層面的節約概念,升華為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事業成敗的政治品格。
(作者單位:市委宣傳部)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