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5-13
綜合監護室 周 瀟
從急診的前沿陣地輪轉至綜合監護室,這不僅是崗位的轉換,更是生命守護的接力,急診科如同生命的“前哨站”,爭分奪秒的搶救,為生命贏得先機,監護室則像生命的“守護艙”,精心細致的照護,助力患者走向康復。
帶著急診科賦予我的“戰斗基因”踏入綜合監護室,我驚覺,這里不是單一專科的戰場,而是生命支持技術的匯聚之地。綜合監護室收治全院急危重癥及復雜手術后的患者,在這里,我們就是各科醫生的眼睛,時刻保持警惕。呼吸機維持呼吸、CRRT凈化血液、ECMO替代心肺功能,我們的眼眸中要同時倒映監護儀的熒光與生命的微芒。
在綜合監護室,“綜合”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更滲透于人文關懷的細節之中。面對不同的患者,我們會綜合考量年齡、基礎疾病、心理狀態與家庭背景,制訂個性化的護理方案。
我曾為呼吸衰竭的患者寫下鼓勵的話語,用紙條貼在他的床頭。也曾在護理昏迷的卒中患者時,輕聲講述窗外的天氣與花開的消息,這些看似“無用”的舉動,卻會在某一時刻給予意外的回饋。在生命最脆弱的時候,一束關切的目光、一句溫柔的話語,都能成為照亮黑暗的那束微光。
前段時間,科室接收了一位燒傷患者,疼痛和未知的預后讓她極度不安。每一次呼吸都牽動著焦黑的創面,每一次翻身都伴隨著無聲的顫抖。氣管切開奪走了她最后的話語權,卻讓我們在寂靜中讀懂了更深切的痛楚,那是被囚禁在殘破軀殼里對尊嚴的無聲吶喊。
我記得,她那被紗布包裹的雙手在空中徒勞比劃,試圖描述什么。我們教會她如何去用口型轉述自己的意思,讓需求可以被表達、被理解、被滿足。從那以后,她的眼神中逐漸有了信任和希望的光。
做了手術全麻初醒后,她艱難轉動脖頸尋找我的身影,當我們的目光在空中交會,她突然用裹滿紗布的手勾住我的衣角,那細微的力度,已然勝過萬語千言。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監護室上演。我們護理人員,就是他們在黑暗中唯一的希望之光。這讓我深刻認識到,人文關懷絕非護理指南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要走進患者的內心,給予他們情感上的支持與安慰。這不僅僅是一種理念,更是一種行動,是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金匱良藥。
它體現在清晨為患者梳洗時,指尖的溫度;體現在深夜為患者整理被角時,掌心的暖流;體現在凌晨伏案工作時,頭頂的那盞暖光。人文關懷舉足輕重,暖心故事不勝枚舉。
如今,綜合監護室搬遷新區域,我們滿懷希望,闊步前行,在新征程上鐫刻自己的奮斗足跡。此刻,我們護理兄弟姐妹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南丁格爾。這位偉大的護理先驅曾說過:“我所做的事,革命性地改變了護理業。”我很高興自己堅定信念,從未放棄。
今天,當提燈女神的燭光穿越百年照亮這個舞臺,我忽然明白護士節的意義不在于這一天的鮮花與掌聲,而在于對365天如一日堅守的致敬。
讓我們以心為燈,讓南丁格爾的誓言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