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圓木警枕:儆戒之志的典范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10-10

□記者 王捷 文圖

河東成語典故園“圓木警枕”雕像

提及先賢司馬光,總繞不開他身上最著名的幾個標簽——“司馬光砸缸”和《資治通鑒》《家范》等。這些他精彩人生中的寥寥數筆,依舊在當今時代泛著耀眼的光,而我們今天要聊的成語“圓木警枕”,同樣與司馬光有關。

于運城人乃至國人而言,司馬光都不陌生。司馬光(公元1019年~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涑水鄉(今運城夏縣水頭鎮)人,史稱涑水先生,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元祐二年正月以國葬大禮歸葬夏縣祖塋,著有《資治通鑒》《涑水紀聞》等。作為一代大儒,近代學者梁啟超稱他所著的《資治通鑒》為“天地一大文也”,并將他與司馬遷并稱為“兩司馬”。

司馬光的遠祖可以追溯到西晉的皇族司馬氏,他的父親也是朝廷命官。司馬光從小就聰明過人,相傳6歲時父親就教他讀書,他常常讀得手不釋卷、廢寢忘食;7歲時他已熟讀《左氏春秋》,更能明白書中之意。

為官期間,司馬光廉潔奉公、崇尚節儉、濟世為懷。他在《訓儉示康》中曾提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如今依然有警醒作用。他以《家范》命名創作,作為教家治家的典范、楷模,為子孫后代留下美德、儉廉家風。除了《資治通鑒》《家范》等,他的著作涉及史學、哲學、經學、文學、醫學等多個門類。

種種成就,不難看出司馬光背后付出的巨大心血?!皥A木警枕”的故事,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他的窗口,讓我們看到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這則故事,收錄于北宋范祖禹的《司馬溫公布衾銘記》中:“以圓木為警枕,小睡則枕轉而覺,乃起讀書?!泵鞔w弼在《疥鬼對》中也有提及:“且夫古人之勤學者,必昕夕無怠。是故蘇秦刺股、孫敬閉門、范希文斷虀畫粥、司馬光圓木警枕,皆欲屏其宴安之氣,而勉其儆戒之志也。”

據記載,司馬光從小讀書就刻苦勤奮,常常燃燈夜讀,然而,由于晚上睡得遲,他經常睡過頭,耽誤了早讀課。母親心疼他,常不忍喚醒。為了讓自己能早早醒來,他特意把一段圓木頭擦干凈當枕頭用,一旦翻身,圓木頭滾動,睡著了就會被驚醒,便不會睡過頭了。母親想要這塊圓木,司馬光卻說:“母親千萬不要扔啊,這是我的警枕!”后來,這個警枕就一直伴隨著他。平時,只要小睡一會兒,枕頭一轉動,他就會醒來,醒來就開始讀書。

范祖禹的叔祖父范鎮是司馬光的好朋友。一次,范鎮去探望司馬光,看到司馬光屋里除了一張木床和四壁擺滿圖書的書架外,什么都沒有,而且床上粗布做的被子是補丁連著補丁。范鎮回家后讓夫人做了一床被子,托人捎給司馬光,司馬光一直蓋到去世。范祖禹寫下《司馬溫公布衾銘記》,就是表達對司馬光的敬重之情。

司馬光一直用圓木枕頭提醒自己要學習,為官之后更加刻苦。他一生恬淡,屋內蕭然無俗物,全是書籍。他的言行舉止,如禮合法,溫良恭儉,全是出于天性、樂在其中,不需要勉強就能夠做到。也正因如此,他才得以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地完成294卷300多萬字的皇皇巨著《資治通鑒》及其他著作。

“圓木警枕”這則成語,為我們呈現了司馬光刻苦學習、踔厲奮發的一生,也告訴我們,人生應該時刻保持警惕和清醒。尤其是那些胸懷大志或官居要職的人,更應該時刻警醒、不忘初心,這樣才能完成使命,成就自己。

進一步了解得知,這種圓木的“警枕”,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據說是軍隊的一種裝備,供將士們小憩,方便隨時注意敵情。司馬光用它來鞭策自己讀書,可以說“開辟”了這一獨特功能,也是他儆戒之志的延續。

除了這則故事,還有位于涑水河畔、始建于北宋時期的司馬溫公祠,同樣將歷史與現實緊緊地連接在了一起。司馬溫公祠里有蘇軾為司馬光撰的《司馬溫公神道碑》,非常珍貴,還有一所“余慶禪院”,取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之意,意為司馬家族是善行之家,后代將綿延不絕。

正如司馬光自我評價的那樣:“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他胸襟寬廣、光明磊落、坦坦蕩蕩,無論是為官治學,還是為人處世,都至情至性、誠信處之。

這也許就是“圓木警枕”告訴我們的,讓我們沿襲先賢的文化和品德,不斷修煉自己、精進自己,繼而惠及家人、社會。這種與當今價值觀同樣一脈相承的思想精華,值得我們學習并傳揚下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