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一份泛黃的進修表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10

■魯玉琦

四十多年前的一份進修表,歷經歲月的侵蝕,紙張已經泛黃,邊緣已有蟲蝕樣殘缺,我卻珍藏在箱底,每次搬家都像藏匿寶貝一樣再次收納。

1981年元旦后,我去縣衛生局探聽進修的事,柴副局長一見面就興奮地對我說,“進修的事辦妥了”。我懸著的一顆心終于落地。接過進修表,我發自肺腑地對柴副局長說了聲“謝謝”。

一年前,有位少兒胳膊腫得像耙疙瘩,檢查確診肱骨外髁骨折,幾經周折都復位失敗,無可奈何告訴其家長,“轉院治療吧”。其家長找來一位“神醫”,手放在手腕處揉捏一頓,喜咪咪地說:“筋一理順,骨折就復位了。”大家感到一陣神奇,X光片一出,傷情依然。“神醫”再次理筋復位,神秘地說:“這下別再拍片了,X光一照骨折塊就錯位了。”半年后,患兒胳膊落下了殘疾。我一想起這事就覺得愧疚,便把想要進修的想法告訴了柴副局長。

妻子說:“明天就是臘八節,春節后再去吧!”可我覺得等待的時間一天比一年都長。聽說公社的種子站要去永濟卿頭拉棉種,卡車要經過運城解州,便連夜收拾行李,被褥、衣服、生活用品等,用床單裹了一大包。半夜起程。我懷揣進修表坐在卡車車廂,寒冬臘月風特別尖,嗖嗖地直往骨子里鉆,牙齒已不聽使喚一直打顫磕碰,又不好意思讓司機停車。無奈便解開行囊,一頭鉆進被子里。五個多小時的顛簸后,卡車停了下來,司機告訴我:“解州到了,你下車吧。”

我睜開惺忪的眼睛,望了望東方橘紅色的太陽,伸了伸僵硬的雙腿,背起行李,像一位找活干的民工,一步一挪向解州骨科醫院走去。走進院辦,我掏出進修表,鄭重地遞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領著我來到一座古式建筑前,打開房門,只見一溜簡易的床鋪連在一起,十幾個進修生都擠住在這里,和讀初中時同學們睡地鋪差不多。

住在廟宇,心里有些“怯火”,一個人待在宿舍不寒而栗。我把想法告訴了旁邊的室友,他笑著說:“這是關老爺的‘君子亭’,能住在這里也是運氣呀。”我暗自思忖,自己一定要一身正氣為人,一塵不染行醫。

工作人員又領我到骨科辦公室,將進修表交給了中等身材、面善憨厚的張大夫。

不知不覺到了年底,進修生陸續回家,我猶豫不決,雖然交通不便成為一大障礙,但我更舍不得屁股還沒焐熱的板凳,舍不得環境造人的良機。

除夕夜,“君子亭”的宿舍里一片寂靜,我初來乍到,孤獨無助,一個人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沒有一點睡意。“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覺就像是一把火焰,越燃越烈。我思念慈母,兒子不在家,年邁人肯定會淚流臉頰;我思念妻子,家庭的重擔落在她一個人身上,辛酸時會嘮叨幾聲;我思念兩個聰明伶俐的女兒,不知道春節能否穿上新衣服。悲傷的情景在眼前晃悠,鼻子一陣酸楚,眼淚像雨滴一樣嘀嗒著。

中西醫結合治療骨折是這家醫院的特色,這里的醫生手法巧妙、復位準確,只有少數病人才采用手術治療,一些高難度手術在這里感覺也十分平常。我擦干了眼淚告誡自己,你的選擇沒有錯,這座醫院就是你夢寐以求的進修地,決不能讓進修表白填。

張大夫曾在天津的大醫院進修,接受過正規訓練,主攻方向是手法復位。他毫無保留地指導我復位的要領。他講的每一句話,我都悄悄記在筆記本上,夜里躺在床上像放電影一樣,對白天的病例再細捋一遍。

春節期間,人們出行頻繁,交通事故隨之增加,初二那天就送來了十幾個骨折病人。正好輪張大夫值班,別人都回去過節了,機會便全都留給了我,加之已有一定的基礎,我很快掌握了要領,越來越得心應手。春節對別人來說是假期,于我便是機遇。人生就是這樣:一個舉措,一個細節,往往會改變一生。

“五一”勞動節后,我結束了手法整復組的進修。進修表又移交給了“大李師傅”。骨科有兩個李大夫,俗稱“大李”和“小李”。大李是解州骨科的權威人士,任骨科主任,聲名顯赫,有“骨科一把刀”的盛譽。

我去后是他同期的第四個徒弟,手術時想遞個器械都輪不到,時間一久便有些沮喪。我是進修生,時間有限,不同于他們自費生,沒有時間限制。我只能用拼搏的精神創造機會,用一顆赤誠求學的心感化師傅。李大夫忙于手術,常常顧不上寫病歷,不用吩咐,我便主動承擔,力求書寫工整、精準記錄。

我終于從一名觀摩者成長為李大夫的第一助手。李師傅讓我們閱讀他進修時的教科書《骨科手術學》,書本里的圖譜里有神經、血管走行和肌肉層次等。這些寶貴資料,回去后沒有咋辦?我特意買了一種薄紙本子,蒙在書本上,用不同顏色的筆勾畫出手術圖譜,紅色的血管、黃色的神經、藍色的肌肉、虛線的切口,清晰易懂,一目了然。這些本子至今我都珍藏著。

又到了冬季,一位兒童肘部骨折,和兩年前耽誤的小兒骨折一模一樣,大李大夫說:“肱骨外髁翻轉骨折必須手術。”我推患兒進手術室,按照常規洗手、消毒、鋪單……我坐在第一助手位置,手術刀放在醒目的地方,等待師傅主刀開臺。只見師傅穿好手術衣,神采奕奕地走過來,用膝蓋輕輕頂了我一下說:“今天你主刀吧!”平生第一次主刀,心里又開心又緊張。這是我多年的夢想,終于要實現了,我暗暗告誡自己,一定要細心,一定得精準,決不辜負老師的教授與信任。整臺手術進行得極為順暢,大李大夫瞅著我額頭的汗珠,會心地笑了。

1982年的春節臨近,我一年的進修生涯即將結束,大李大夫在進修表的科室一欄寫下了良好的評語:“熟練掌握骨折手法復位,能開展四肢內固定手術……”院辦公室也給予我較高的評語。

我像一塊銹鐵,在解州骨科醫院的熔爐,終于被淬煉成鋼。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