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0-09
張衛陽
農村電商是推動農村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持續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必須把創新農村電商發展作為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措施。臨猗縣是我市的農業大縣,自2010年起,通過引入電商模式,逐步建立完善電商服務平臺,成功推動農產品線上銷售。2023年,臨猗縣在全省鄉村e鎮驗收考核中表現優異,充分彰顯出電商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突出成效和重要作用。
一、新質生產力與農村電商創新發展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這一生產力形式不僅體現在技術的先進性,更體現在其對生產過程和經濟活動的深遠影響。農村電商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為農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提供了全新的路徑,有效提升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推動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
農村電商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手段,打破了傳統的農產品流通障礙,聯通了城鄉市場。這符合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要求,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一是拓寬農產品銷售市場,提升農業附加值。電商平臺使農民直接面向全國甚至全球消費者,實現了農產品的高效流通、提高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同時,農民通過電商平臺獲取市場反饋信息,能夠優化農業生產決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二是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通過農村電商的發展,農民不僅能增加收入,還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學習新的生產技能和經營理念,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此外,農村電商還可以帶動本地服務業、物流業的發展。三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對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村經濟活力,提高了農村居民生活質量,推動城鄉協調發展。
二、臨猗縣電商發展概況
臨猗縣自2010年開始發展電商,逐步構建了完善的電子商務規制體系。早期,臨猗縣積極支持并引導農民開展農產品線上銷售,重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電商人才培訓,探索出符合本地實際的電商模式。2015年,臨猗縣進一步推動電商與農業深度融合,成立電商服務中心,提升農產品的網絡銷售能力。通過努力探索,2019年,臨猗縣榮獲“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典型激勵縣”稱號,成為山西省首批鄉村e鎮培育縣。2023年,臨猗縣在全省鄉村e鎮驗收考核中名列前茅。
臨猗縣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形成了“前店后倉+基地”的臨猗電商營銷特色模式。通過不斷探索、扶持培育和大力推廣,臨猗縣涌現出一批以銷售生鮮水果為主的電商市場主體,其中有御品一園、喜多鮮、綠豐源、嚀嚀商貿等電商龍頭企業,全縣連續三年電子商務銷售額超40億元,農產品電商快遞物流的發貨量占全市發貨總量的三分之一、全省的十分之一。電商銷售額的持續增長提高了農民的收入水平,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臨猗縣電商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
政策支持與政府角色。縣委、縣政府在電商發展中扮演了關鍵的協調者角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設立電商發展專項基金,推動電商平臺的建設與運營。同時,加強與快遞企業、電商主體等的聯動,打造了多站合一、服務同網的發展模式,促進了物流網絡的高效銜接與共享。此外,通過出臺鼓勵措施、制定相關政策,培育多元化新型農村電商主體。
基礎設施建設與技術支持。臨猗縣在電商發展過程中,高度注重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體系的完善。通過加快完善農村物流服務網絡,鼓勵傳統農村商貿企業建設鄉鎮商貿中心和配送中心,支持第三方配送與共同配送發展,提高物流效率。同時,大力推動互聯網技術在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環節的應用,幫助農產品拓寬市場空間,增強農業生產的現代化水平。此外,通過技術支持和大數據引導,提升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能力,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型升級。
市場需求與產品供應鏈。臨猗縣通過市場調研了解消費者需求,不斷調整完善產品供應鏈,提高產品的市場適應性,有效滿足了市場需求,提升了電商銷售競爭力。此外,運用電子商務數據分析,優化庫存管理,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產品與市場匹配度以及產品生產效率。
人才培養與企業發展。臨猗縣高度重視電商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活動,提高從業人員專業技能,為電商企業注入了活力和創新能力,促進了電商企業的持續發展和競爭力的有效提升。
品牌打造與誠信體系建設。政府和行業協會支持企業進行品牌建設,通過組織評選和認證活動,提高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信譽度。此外,臨猗縣積極推動電商企業建立誠信體系,要求企業實施嚴格的質量控制和售后服務標準,并且通過建立健全消費者投訴處理機制,增加消費者對本地電商的信任度,促進電商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創新農村電商發展
一是要研究國際貿易規則。在全球化背景下,國際貿易規則對于農村電商的國際化發展至關重要。為順利進入國際市場,電商企業必須深入了解并嚴格遵守國際市場的相關法規,首先要深入研究目標市場的貿易政策,充分了解主要出口市場的關稅政策、進出口限制及質量標準,制定符合國際市場需求的產品策略。其次,確保產品在包裝、標簽和認證等方面滿足國際標準。再次,積極建立國際合作關系,通過與國外電商平臺及渠道進行合作,學習借鑒其成功經驗,推動農村電商朝著全球化方向發展。
二是順應數字化、綠色化和智能化發展趨勢。在數字化方面,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優化運營流程,利用大數據洞察消費者需求,調整產品和市場策略。同時,應用數字化工具提升產品展示效果。在綠色化方面,推動綠色生產、發展綠色物流,減少產品生產與運輸過程中的碳排放,進行綠色產品認證,提升品牌形象與市場認可度。在智能化方面,可以廣泛應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提升倉儲與配送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
三是強化法治保障,確保電商行業健康發展。農村電商發展要堅守法治底線,保障企業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電商企業要遵守法律法規,確保運營活動符合國家及國際法律標準;要建立健全合規體系,通過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和合規機制,定期進行法律風險評估,確保各項業務合法合規;要加強對電商從業人員的法律知識培訓,提升其法律意識,預防可能出現的各種法律糾紛。
四是發揮政府和行業協會等的作用,協同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政府和行業協會通過制定政策、提供財政支持和推動基礎設施建設,為電商行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組織培訓和交流活動,提升電商企業綜合能力。積極引導網絡達人參與本地電商活動,利用其影響力拓寬農產品銷售市場,協同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臨猗縣委黨校)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