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4-09-14
□姚振平
中秋節快到了,住在縣城的姐姐給我送來一袋月餅,說是自己打的月餅,好吃。
望著姐姐遠去的背影,拎著沉甸甸的月餅,我的心里猶如打翻了五味瓶,多種感情交織在了一起:有對姐姐的無限感激,更有對母親的深深思念……
小時候,恰好處在物資匱乏的年代,月餅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奢侈品。記得過中秋節的時候,我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美美地吃上一塊月餅。
每到中秋節晚上,我們全家吃罷晚餐,母親就提前支好小桌,讓姐姐把月餅和蘋果等食品擺放好。然后,父親帶領我們跪在地上,面對月亮叩首。圓圓的月亮掛在天空,像是月宮里的嫦娥含情脈脈地望著我們。接著,我們搬來小凳,聽父親講嫦娥奔月等故事。
成家立業后,由于忙于工作,很少回家看望父母。每到中秋節,母親總是給我留一塊月餅,用紙包好放在籃子里,掛在橫梁的鐵鉤上,等我回來。
有一年,由于特殊原因,中秋節過了數月,我才回家看望父母。母親吩咐我:“二娃,把橫梁上的籃子拿下來。”我把籃子取下來放在母親面前,只見母親把一個紙裹打開,拿出一塊月餅,遞給我:“二娃,這是我給你攢下的月餅,你把它吃了。”接過月餅,我一句“謝謝媽”沒說完,就泣不成聲了。媽媽也抹著眼淚:“你這娃,工作忙,沒有時間來,我能理解。你媳婦一有時間就來看我,還給我帶很多好吃的。”
多么好的母親呀!從此,無論多忙,我都要騰出時間回去看望父母。
白駒過隙,轉瞬即逝。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父母都已過世。可每到中秋節晚上,我們都會按照當地的風俗,祭拜嫦娥,緬懷親人。
父母不在了,姐姐就是我們最親的人。每到中秋節,姐姐總會提前給我們送月餅,這正是母愛的延續!也是對“長姐為母”的最好詮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