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9-02
本報記者 余 果 通訊員 劉睿強 趙 濤
金融活,經濟活。實體經濟“枝繁葉茂”,離不開金融“活水”潤澤。
今年以來,我市金融部門深入踐行金融為民理念,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有溫度、有速度、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活水”,激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成長壯大的蓬勃活力。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運城市分行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253.8億元,比年初增加180.3億元,增長4.4%。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586.3億元,比年初增加194.7億元,增長8.1%。

建行運城分行工作人員深入企業了解融資需求。(資料圖片)
聚焦重點領域
澆灌鄉村振興之“花”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我市是國家級黃金小麥生產優勢區域,小麥種植面積400余萬畝,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和優良品種使“運城面粉”質量上乘,在全省乃至全國享有美譽。
在聞喜縣,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聞喜縣支行堅守主責主業,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力支持儲備糧油輪換工作順利進行,確保儲備糧油增儲、輪換的資金供應,并緊貼糧企和糧食市場化收購需求,扎實做好市場化收購工作,不斷擦亮“糧食銀行”品牌。
農發行聞喜縣支行始終把糧食收購信貸工作作為首要任務,全力以赴做好夏糧收購資金供應工作,積極發揮糧食供應主渠道作用。今年夏糧成熟季節,先后審批、投放5600萬元用于夏糧收購貸款。
農發行聞喜縣支行于4月初啟動夏糧收購信貸工作,全力保障夏糧收購工作有序開展。深入對接涉糧企業、種糧大戶等經營主體,充分了解夏糧生產形勢、市場行情、資金需求等情況,研判夏糧生產與市場形勢,了解企業融資需求,宣講信貸政策。同時,成立工作專班,開通綠色通道,推動貸款早調查早審批早落地,切實做到“錢等糧”。
農發行聞喜縣支行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持續優化信貸服務,積極對接,提前完成客戶準入、評級授信、貸款審批等相關工作,切實做到“錢等糧”。同時,保持網銀、銀企直聯系統“7×24小時”服務暢通,提高資金支付結算效率。針對客戶旺季收購以及節假日資金支付需求,提前按照收購進度合理測算,確保資金供應不斷檔、農民售糧款及時兌現。
除了夏糧收購,農發行運城分行還聚焦重點領域,高效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夏縣泗交康養基地建設項目是具有夏縣特色的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屬于2024年省級重點工程項目、運城市“1311”重點項目、夏縣政府十大“標志性、牽引性”項目。該項目依托“泗交康養”這一優質特色資源,通過完善泗交鎮森林康養產業相關基礎設施,對泗交村人居環境、公共基礎設施、便民服務功能等進行整體提升,推進農林業、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有效推動夏縣康養產業快速發展。
為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在項目策劃前期,農發行省、市分行負責人多次赴現場督導調研,為項目推進明思路、定方向、解難題。項目獲批后,夏縣支行加快首筆貸款投放進度,提前收集放款資料,逐條落實貸前條件,做好上傳下達,確保問題及時解決,提高辦貸質效。
6月25日,農發行夏縣支行獲批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貸款1.58億元,于7月12日成功實現首筆貸款2228.68萬元投放。
“下一步,我行將深入領悟‘千萬工程’精髓要義,將學習成果轉化運用,加快貸款資金投放進度,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鞭r發行夏縣支行負責人說。
助力金融普惠
搭建“金融+文旅”橋梁
“五一”假期以來,流量的風吹到我市,許多人選擇前往運城這座寶藏城市開啟“反向游”。
我市金融系統圍繞“打造山西省旅游熱點門戶”目標,以推進資源整合、創新金融服務、促進農文旅融合持續加大對文旅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以金融“活水”助力文旅產業“熱辣滾燙”。
根據市文旅部門數據顯示,1月—7月,全市重點監測的9家旅游景區游客接待量508.5萬人次,同比增長27.9%,比上半年提升0.3個百分點;實現門票收入6448.5萬元,同比增長54.1%,比上半年提升1.6個百分點;實現旅游經營收入12771.6萬元,同比增長24.7%,比上半年提升1.2個百分點。我市旅游熱度持續走高,主要指標快速增長。
尋味美食是人類的天性,“知名旅游強市”的背后離不開豐富的美食支撐。
從朝霞微熏到華燈初上,從早市巷的蒸騰炊煙到燒烤攤的推杯換盞,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
早市和夜市已成為我市展現獨特魅力的重要載體,更是推動城市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運城農商銀行在助燃城市煙火氣這一新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煎饃、蔥花餅、圈圈饃、‘餅夾一切’、老式早點……”“碳水之都”的清晨盛宴集聚地——早市,是人們感受城市濃郁煙火氣的一扇窗,漫步在狹長的美食走廊,鹽湖區東湖農貿早市的小攤吸引眾多食客駐足。
自運城農商銀行“金融示范市場創建暨政銀合作‘點亮’東湖活動”開展以來,該行為東湖早市更新定制價目標牌、遮陽傘、市場平面圖、市場導圖等基礎配套設施,極大提升了市場的整體形象;
為200余名餐飲從業人員定制圍裙,解決了市場從業人員服裝統一的問題,促進了市場高顏值升級和規范化管理;
為該市場200余戶晉享易付收款碼進行上門預約辦理,解決商戶們收款數目小、筆數多、提現手續費高的難題;
積極宣傳防范電信網絡詐騙、假幣識別、零錢包兌換等金融知識,以實際行動不斷點燃人間煙火氣,全力激發市場發展活力……
夏日的徐徐晚風,伴著落日余暉,運城農商銀行小微金融營銷中心走進黃河夜市等處,借助繁華地段、時段人流高峰時機,對臨街商鋪、餐飲推車、地攤小販等逐戶摸排金融需求,充分挖掘夜市商圈潛力。
工作人員在走訪過程中,根據夜市商戶“晝伏夜出”工作特性,精準把握商戶需求,推出差異化融資服務方案,進行金融服務持續跟進。針對存貸款、信用卡等尋找客戶需求契合點,并向客戶解讀本行產品優勢,滿足客戶多類金融需求。該中心結合夜市商戶對抽紙需求量大的特點,特地將美觀、實用的定制抽紙盒配置到各家商戶和燒烤餐桌。
為助力“知名旅游強市”打造,運城農商銀行持續豐富產品服務供給,圍繞文旅產業搭建消費場景,支持文旅項目開發和“夜市經濟”騰飛,為盬街、平常街、鈊街、“七彩鹽湖”小吃街、南山綜合風景區等集游購娛于一體的城市旅游新業態提供特色商圈支付場景搭建服務;為城際通巴士、共享電車鋪放支付渠道、匹配滿減活動,在激活“吃、住、行、游、購、娛”中,注入金融“活力”。
“文旅產業的發展需要巨大資金投入和持續的創新驅動,這也是金融服務發揮其核心作用的舞臺。隨著金融服務的不斷深化與創新,未來我市文旅產業將展現出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比诵羞\城分行相關負責人說。
堅守政治性人民性
推動金融“活水”提質增效
4月17日,我市召開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暨政銀企對接大會,搭建優質項目與民間資本合作“聯姻橋”,暢通優質項目與金融機構對接“快車道”,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活動現場,全市13家企業與金融機構簽訂融資協議。
經濟是金融的肌體,金融是經濟的血脈,二者共存共榮。今年以來,人行運城分行攜手轄區各金融機構認真用足、用好、用活各項金融政策,竭力支持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十個方面”重點任務,努力推動信貸投放“總量夠、節奏穩、結構優、價格降”。聚焦中國人民銀行已出臺的和正在出臺的貨幣政策工具,積極向上申請,爭取更多的低成本資金和優惠政策服務于我市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強實踐探索,全面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
值得一提的是,人行運城分行發揮政策合力,結合《運城市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山西省旅游熱點門戶的實施方案》,與我市文旅部門加強合作聯動,針對創建5A級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示范區、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等目標任務,指導我市轄內金融機構通過制訂工作方案、創新金融服務、強化與文旅企業對接等方式,加大對文旅康養集聚區、美麗鄉村示范帶、旅游特色村、特色小鎮建設等支持力度。
堅持防控金融風險是永恒的主題。人行運城分行在“防”上下功夫,強化金融監測預警和硬約束早期糾正,做到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避免產生新的高風險金融機構。在“滅”上作準備,重點協助開展存量高風險金融機構化險、防范化解房地產金融風險工作,加強存款保險、防擠兌應急預案演練,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人行運城分行創新銀企對接集中分散結合新模式,組織召開專項銀企對接會,集中調研、對接、授信、服務;銀行客戶經理分散一對一上門接洽,建立企業融資、支付、結算等金融服務需求臺賬,逐項對接逐項解決。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將認真踐行‘嚴、緊、深、細、實’的工作作風,以‘經濟好、金融才能好’的理念,帶著感情,撲下身子,扎實工作,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比诵羞\城分行相關負責人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