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經濟>

鹽湖區著力打造柏口窯“十字金街”構建鄉村農文旅融合新亮點——

主客共享 近悅遠來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26

記者 李丹鳳 王新欣

隨著“無邊界旅游”的興起,越來越多的游客到訪一座城市,不再只為參觀風景名勝,還可能是為了一家書店、一座博物館,甚至一個農貿市場、一條地標性休閑文化街區,從而深度體驗并融入當地的市井生活。

“喜見兒童色,歡傳市井聲。”富有地域特色的旅游休閑街區或具煙火氣,或有慢節奏,或承載厚重的人文歷史,詮釋著濃郁的市井風情,正成為城市旅游的重要載體和城市活力的全新補充。

人到運城,必游鹽湖;人游鹽湖,必走解放南路。沿解放南路穿越鹽湖就來到了鹽湖區南城街道柏口窯休閑文化街。昔日名不見經傳的老村街巷,在我市文旅熱潮的推動和自然資源、區位優勢的加持下,吸引一批特色美食店、非遺文創店、民宿農莊等在此“扎堆”,成為極具運城特色的大眾休閑游玩打卡地。

柏口窯村南依中條、北臨鹽湖,與臥云崗隔鹽湖相望,早年植柏眾多、村民多居窯洞,故得名。由于地處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柏口窯村成為暢游中條旅游廊道十余處景區、綠地的必經之地。

近年來,鹽湖區充分發揮柏口窯村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蘊,著力打造柏口窯“十字金街”,全力構建鄉村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格局。

掩映在綠樹間的柏口窯村街道。記者 陳方斌 攝

以食為媒

文旅消費新動能

走進柏口窯休閑文化街,古色古香的建筑鱗次櫛比,東西相對的街道兩邊店鋪一字排開,各類飯店令人目不暇接,充滿人間煙火氣。從本地特色美食大盤雞、羊肉泡、油潑面,到新奇的網紅小吃,每一種美食都飽含著運城的熱情與韻味。

快到中午飯點,在休閑文化街上經營羊肉泡的李國輝和家人們正圍著灶臺忙碌。

今年23歲的李國輝,是柏口窯村人,在這里出生、長大。大學畢業后,他回到家鄉和父親一起經營這間沿街飯店。他說,近兩年來,村里進行了立面改造,道路變平整了,門店經統一裝修后變得大氣美觀。環境變美變好,人們自然就愿意前來消費,“最大的感受是以前回頭客居多,這一兩年,隨著附近景區的火爆出圈,外地游客人數激增,看到天南地北的客人到店里吃得高興,自己也特別開心”。

走出羊肉泡門店,徑直來到對面古色古香的晉谷香食府。店里裝修古樸大氣,老木頭桌椅、炕頭、蒲團等極具晉南傳統特色。跑堂的服務員領著客人進門,包間的服務員給顧客介紹瓦罐雞湯、風葫蘆、炒晉糕、熱鍋子等特色菜。

“店里生意很好,主打家常特色的菜品很受食客青睞。飯店已經營了8年,這期間我們見證了柏口窯村環境越來越好、游客越來越多。”晉谷香食府負責人李梓皓表示,“我們店以粗糧養生和食療為主,讓大家到鹽湖欣賞美麗風景的同時吃得安心、吃得舒適。我們將不斷提升菜品品質和服務水平,借助柏口窯休閑文化街這個地標為運城旅游助力。”

柏口窯休閑文化街是鹽湖區立足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建設中的重要區塊。柏口窯村完善餐飲住宿、購物娛樂、康養休閑等綜合配套服務,加強市場監管,維護經營秩序,營造誠信經營、明碼標價、干凈衛生、熱情待人的經營氛圍。

“在旅游行業中,餐飲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我們會定期開展食品安全自查,抽查進貨查驗、過程控制等信息記錄情況,督導保持場所環境整潔和人員衛生,及時清理變質或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等等。”柏口窯村村干部李會峰說。

柏口窯村“山上見”露營山莊。記者 陳方斌 攝

豐富業態

旅游休閑新空間

不僅在“吃”上下足功夫,柏口窯休閑文化街還依托當地生態優勢和地理環境、文化資源,打造傳遞“指尖情懷”的非遺文創和具有多元化、個性化的民宿、農莊、露營等文旅新業態,以新場景、新融合的呈現,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游覽和體驗。

來到西街轉角處的悠久良食非遺花饃館,兩位手藝人正在制作造型各異的主題花饃。他們配合默契,通過揉、搓、捏、剪、修、粘、綴等動作,將一塊塊面團變為惟妙惟肖的玫瑰花、石榴、福袋等各種造型的花饃。

“現在,每天都有外地游客來店里參觀、了解,現場看我們做花饃,不少人走的時候都會帶上一些心儀的禮盒。”悠久良食非遺花饃館負責人牛芬茹表示,她經營花饃生意已經7年了,她的花饃店之前開在中心城區,去年才搬到這里。之所以選擇在柏口窯村開店,是因為她覺得這里處于旅游交通要沖,而且過去開店時已積攢了不少老顧客,不用擔心客源問題。目前,鹽湖區正著力推進柏口窯“十字金街”建設,所以她對自家店的發展充滿信心。

沿著解放南路一路向南,便來到了南山新境市民廣場對面的“只要你高興”農莊。進入農莊,但見大門古色古香,院內曲徑通幽、亭臺樓閣、別有洞天,桃樹、桑樹、無花果樹郁郁蔥蔥,葡萄架下形成了一方小小的蔭涼地,六角涼亭成了游客避暑佳選,農家菜肴、采摘體驗、親子游玩,這里應有盡有。

農莊負責人是“95后”暢樂,他告訴記者,農莊是父親在2015年開的,他跟著父親學做燒烤,已經在這里干了3年了。“今年隨著周邊景區的紅火,來飯店消費的游客猛增,有不少是從陜西、河南等周邊省份過來的。隨著客人增多,店里廚師也隨即增加到了7名。”他說,“除了本地紅燒土雞、飄香魚等特色菜,我們還推出了炸桑葉、拔絲土雞蛋,尤其是炸桑葉、燒烤備受食客好評,總是供不應求。”

走進位于鳳凰谷入口處的“山上見”露營山莊,這里景色別致,一步一景;遼闊的草甸上,幾間太空房,十余頂帳篷、天幕漸次排開,吸引了不少喜愛露營的游客;拾級而上,30余畝的農莊掩映在綠樹間,古樸建筑依山勢而建、錯落分布,木制飯店廊道上,竹桌竹椅展示著獨特的庭院風情。

“孫女嚷嚷著要過來露營,要玩沙坑、蹦蹦床,看鴕鳥,還要吃烤肉和農家菜……想來想去,這兒景色好、場地開闊,飯菜又香,游玩項目又全乎!”市民王女士帶著一家四口來到山莊,“這兩天天氣涼快了不少,就趁上午人不多的時候過來了,一家人能玩得更舒心。”

“山上見”露營山莊工作人員李鵬介紹道:“節假日親子游的游客偏多,也有從鳳凰谷景區游玩下山后到這里放松和歇息的游客。山莊最多一天能接待300多人,每月營業額在30萬元左右。”

由于地理位置好,休閑文化街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來創業,產業業態也越來越豐富。目前這條休閑文化街聚集了餐飲美食店48家、公寓民宿8家、購物超市5家、非遺花饃店2家、文創產品店1家。

“只要你高興”農莊一角。 記者 陳方斌 攝

主客共享

美好生活新體驗

走在柏口窯村,主干道平坦寬敞,兩側居民門前的小花池內生機勃勃,沿街的門店青瓦白墻,整潔美觀。繼續向前,能看到有工人在安裝路緣石,還能看到挖掘機在平整草地,吊車在拆除電線桿,一派繁忙景象。

“現在村子里的游客越來越多了,旅游產業讓柏口窯村迸發出全新活力,村民們吃上了‘旅游飯’,錢包漸漸鼓了起來。在此基礎上,柏口窯村對村容村貌進行了提升,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李會峰說。

為了營造整潔、舒適的人居環境,柏口窯村從村民可感的實事做起,首先補齊供水排水、巷道硬化、綠化亮化等基礎設施短板,讓鄉村變得煥然一新。

“村里的巷道是去年8月份開始建設的,主要鋪設了下水管道、吃水管道,完成了道路硬化、綠化,建設了停車場和幾個小公園等等。”柏口窯村黨支部書記張若堯介紹說,“村東所有的工作都已經完成了,接下來我們將把村西的污水、吃水管道鋪設和天然氣入戶工作做完,更高標準地完成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柏口窯村相繼開展了立面改造工程、農村“廁所革命”、雨污分流、污水管線下地、山體修復等整治工作,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得到了很大改善。鼓起來的腰包和清新優美的環境,讓柏口窯村村民更加熱愛自己生活的家園,也讓文明鄉風成為村民們追求的新時尚。

柏口窯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其中一項工作就是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綠化美化,全方位提升村里的基礎設施完備度。之后,柏口窯村將持續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找準方向、創造條件,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走出一條具有鹽湖特色的鄉村全面振興道路。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鹽湖區富集的文旅資源,以柏口窯‘十字金街’建設為契機,打造更多休閑文化街區消費新業態,構建村民與游客‘主客共享’的消費新場景,推進全域旅游建設,助力旅游產業發展,努力為游客提供更高質量的休閑游玩體驗。”張若堯說。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