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08-29
記者 韓維元
8月20日,在新絳縣三泉鎮新和村紙杯加工車間,隨著機器的高速運轉,原材料經過多道繁雜工序后,一個個小紙杯便出現在智能化生產流水線終端上。
近年來,新和村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通過整合項目、資源、資產等要素,不斷健全鄉村治理體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新和村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和美鄉村建設的基礎,扎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鋪設污水、雨水管網,并對442戶進行戶廁改造;實施“三線入地”,清除廢棄線纜1萬余米,綁扎線纜5000余米,拆除電線桿50根;拆除殘垣斷壁,并新建村民健身場所;打造高標準黨群服務中心,成立矛盾調處小組,著力化解群眾糾紛,解決群眾合理訴求。
同時,結合“清化收”行動,全面理清家底,為村集體增收40萬余元;對全村5425畝耕地實行“耕、種、防、收”全環節農業托管,為村集體增收15萬元;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專業合作社,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形式,使村民每畝土地每年增收1000元,村集體收入每年增加15萬元;村集體積極與相關企業對接,實施集中供熱工程,每年為村民節省取暖開支32萬元;打造集觀光旅游、田園采摘、茶葉加工、民宿垂釣于一身的生態茶旅休閑農莊和農業生產體驗園,全力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與高校合作,建設具備運動休閑、文化創意、生態度假等功能的鄉村公園,在全面提升和美鄉村“顏值”的同時,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能。
今年以來,該村在茶葉加工廠的基礎上又投資興建一座紙杯加工廠,不斷破除制約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瓶頸。“依托全村茶產業發展優勢,我們不斷挖掘拓展產業鏈條,圍繞基地建設、產品加工、品牌打造、融合發展等重要環節,著力打通從產業種植到茶葉加工、飲茶杯制作的全產業鏈,著力破解農村資源分散、集體經濟發展后勁不足等難題,以創新求突破,變‘個富’為‘共富’,不斷蹚出新和村集體經濟多元發展的新路徑。”新和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梁懷明介紹。
目前,紙杯加工廠共吸納工作人員12名,生產方式為自主品牌加工和代加工兩種,滿負荷運營下可日產6萬個,年收入20萬元以上。梁懷明表示,下一步,新和村將進一步擴大企業生產規模,拓寬銷售渠道,吸納更多的資金、勞動力進入企業,努力讓這個具有造血功能的產業成效成勢,在為村集體經濟注入新動能的同時,為更多村民提供新的增收渠道。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