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2-19
□李百勤 趙波 楊曉

七彩鹽湖 記者 茹雅 攝
實證了百萬年的人類史
從古人類的前人、能人、直立人到智人階段看,運城的百萬年人類史各階段完整存在,沒有中斷過,這在全國是唯一的市。
火的使用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創舉,人類最早用火,是從運城地區先民起始的。經古地磁法測定,西侯度遺址距今約243萬年,在這里發現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把用火痕跡。人類開始制造石器之前為前人,開始打造石器之后為能人,西侯度遺址是舊石器時代人類處在能人階段的典型代表。
距今約70萬~5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芮城匼河遺址,是早期直立人階段。距今約50萬~30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垣曲南海峪遺址,是人類進化到晚期直立人階段。在直立人階段,人類開始脫去體毛,這與食用鹽有密切關系。
自20萬年前,人類進化到晚期智人階段,距今約4.3萬~1.3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垣曲大岙遺址,是人類進化到智人階段。距今約一萬年前,黃河流域的人群進化到真人階段,人類歷史也進入新石器時代。
實證了一萬年的文化史
運城氣候溫和、土壤發育良好、水草豐茂,優越的環境非常適合古人類的生存繁衍,距今約一萬年前,華夏先民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從自然采集、狩獵的生活,轉變為原始農業、養殖業,把打制石器打磨成適用于農業的石器,同時開始了穴居生活,留下數以萬計的聚落遺址。
這一時期的遺址主要有:西陰文化遺址、東下馮文化遺址、師村文化遺址、周家莊文化遺址、金勝莊文化遺址、荊村文化遺址、孝陵莊遺址、東關遺址、西王遺址、石莊遺址、光村遺址等都是經過科學考古挖掘,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古文化遺址,這些文化遺址實證了運城在一萬年文化史上的鏈條完整,從未間斷。
實證了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運城是“中華民族總根系”中的“直根”,運城文化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的主根主脈。2017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岀:“山西是黃河流域的農業搖籃,傳統農業歷史悠久。”相傳,黃帝之妃嫘祖教民養蠶于夏縣,后稷教民稼穡于稷山。古有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之說,它們均在山西的南部。
?盬鹽利用?
鹽的利用在人類文明進化過程中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它與人類發現和使用火相提并論。運城鹽湖,“天日印成,自然結晶”,是華夏先民最早撈采食用的鹽湖。鹽湖周圍新舊石器文化遺址多達200余處,實證了遠古人類食用運城鹽湖的盬鹽,給人類提供了人體所必需的食鹽物質,才使人類得以進化。
4700年前,“涿鹿之戰”就是炎黃部落聯盟與蚩尤部落為爭奪運城鹽湖資源,更大程度發展自己的部落空間而引發的。戰爭的結果使各部落之間大融合,形成漢以后的華夏民族,炎、黃、蚩成為華夏民族的“始祖”。
從古人類到炎帝、黃帝、蚩尤,從堯、舜、禹到夏、商、周,運城鹽湖周圍是人類進化的演化場,也是古代國家最早形成的地域。猗頓被后人奉為商業鼻祖,因猗頓運鹽發家于猗氏,運城鹽池也稱“猗氏鹽池”。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和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因鹽池而國富民強,雄霸天下。
?養蠶繅絲?
1926年3月24日,李濟和袁復禮在夏縣進行田野調查時,發現西陰遺址。“半個人工切割下來的蠶繭標本”引起學術界、考古界整體效應。“半個蠶繭”距今有5600年~6000年,已被確認為中國養蠶繅絲史上最重要的實物證據。
2019年6月,吉林大學考古學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運城市文物工作站等單位聯合對夏縣師村遺址進行調查與發掘,發現四枚顏色各異的石雕蠶蛹,經測定距今大約6000年。石雕蠶蛹雕刻精致、紋路清晰,采用中條山上的花崗巖刻制而成,比半個蠶繭早500年左右。這奠定了中國人首次獨立完成考古專業基礎,又為古絲綢之路起源、今“一帶一路”起點提供了新的完整證據鏈。
?稼穡五谷?
后稷教民稼穡種五谷,積極引導人們適應時令,播種農作物,促進了原始農業的發展。“功崇平地,德大配天”的“農官”后稷,祭谷神為“稷”,祭土神為“社”,合起來是“社稷”。國家叫“江山社稷”,是典型的華夏農耕文化的表述。
?青銅冶煉?
2012年國家博物館在我市聞喜縣石門鄉千斤耙發現了我國最早的采礦遺址,證明了早在夏商時期,先民已在此開發銅礦。2016年國家博物館在我市絳縣西吳壁發現了國內最早的冶銅遺址。歷史文獻記載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荊山之下。金屬冶煉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的標志之一,聞喜千斤耙采礦遺址、絳縣西吳壁冶煉遺址證明我市是中國青銅冶煉歷史的開啟地區,是中華文明史的源頭之一。
另外,運城位于山西的南大門、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區位優勢明顯。根祖文化、德孝文化、農耕文化、關公文化、道教文化、能吏廉政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獨具魅力,蘊藏著燦爛豐富的文化內涵,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