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從梨花美到鄉村美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2-09

記 者 張建群 薛麗娟 文

 實習生 陳柯邑 圖

鹽湖區店頭村,對運城很多人來說是一個有些陌生的村名,但它其實離運城市區很近,就在市區正北方向20余公里的鹽湖區泓芝驛鎮。它走進記者的視線,是因為那里有兩座清朝古建。依托兩座古建,村“兩委”一班人借助在外工作的本村人精心設計,長遠規劃,一幅美麗鄉村建設的藍圖躍然紙上,令人期待、向往。新春來臨之際,記者走進了這個梨園環繞的村莊。

店頭村在幾年前還不叫店頭村,而是兩個自然村,分別是南店村和北店村。這兩個村子與著名的酥梨之鄉王過毗鄰,北倚峨嵋嶺,南臨涑水河,一馬平川,視野開闊。這兩個村子因為土地平整肥沃,原主產糧棉,后來人們發現附近的王過酥梨效益更好,便調整產業結構,也栽植了酥梨奔小康。這幾年,鹽湖區委、區政府和泓芝驛鎮支持文旅融合,舉辦梨花節,硬化了村里的道路,建起了觀景臺,每年梨花盛開時,游客可以驅車去梨園,觀梨花盛開,云蒸霞蔚,感受沃野千里、物我兩忘,還可以在梨樹下采蒲公英、割韭菜,體驗田園生活之美。

前年,新一屆村“兩委”班子上任后,南店村和北店村合成了店頭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閆軍功和村“兩委”一班人想方設法促進村里的文化與經濟共同發展,努力讓店頭村依托臨近運城市區的優勢,成為鄉村振興的典型。目前,他們對村子的發展有了初步的構想與設計。

讓文物活起來 留住看花游客

要說店頭村的文物,必須先說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店頭村位于河東古官道兩側,古官道自古以來就是鹽商、客商來往的大道通衢。商戶長途跋涉到了這里,常常需要住店歇腳,因而有經營眼光的人便在這里開飯店、旅店,服務過路客商,時間久了便成了兩個村莊,官道南側的叫南店,官道北側的叫北店,合在一起后又叫店頭,意為客店鋪頭。自古以來,這個村子因為土地平坦肥沃、人們會經營,所以比較富裕。“倉廩實而知禮節”,村子里留下了兩座古建,一座是北店的關帝廟獻廳和主殿,一座是南店的后土廟獻廳和主殿。從古建有關碑刻和梁脊板記錄可知,兩座古建都是清康熙初年的建筑,至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

這兩座古建的附近還有兩棵古樹,其中一棵古槐虬枝盤曲,姿態不凡。樹下有一座小小的碑亭,據村里的文化人王自立介紹,碑亭是村里一位婦女為了保護古槐,在村里修繕后土廟時義務為工匠師傅做了幾天飯,請工匠免費修建的。碑亭上有王自立撰寫的對聯:古槐盡含千古秀;春光歇上萬年枝。文辭簡樸卻頗具韻致,彰顯了店頭村人的文化追求。另有一棵高大的白楊,據說,此前有一棵更高大的,在解放運城時被伐去做了解放軍登城的云梯,后來,樹根上又長出了一棵小白楊,如今77年過去了,小樹長成了大樹。

前不久,在運城市區工作的店頭村人閆學軍得知關帝德佑山西文化傳承有限公司想在運城復修鄉村的關帝廟,以南方的模式傳承關公忠義文化,他立即將公司有關負責人請到店頭村,對村里的古建進行考察。負責人考察后覺得可以進行文化設計和包裝,并且首先策劃了臘八節面向廣大村民贈送臘八粥的活動。

在取得地方相關部門的許可和支持后,他們將根據兩座古建原來的建制進行一定的恢復,通過文化布置,讓兩座古建成為市民參加梨花節的一個看點。然后,在附近準備綠色健康的農家飯,免費供游客享用,以這種方式讓游客放慢腳步,留下來,增加鄉村的人氣和活力。

關公的忠義文化與后土廟所倡導的厚德載物、敬畏自然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店頭村村“兩委”一班人以“冷文物”激活“熱經濟”,傳承鄉村文化,讓村中的文物活起來,為鄉村振興提供了新思路。

讓衛生室火起來 守護一方健康

在店頭村的北店有一個村衛生室,其中的建筑寬敞,設備齊全,與一個鄉鎮衛生院的規模不相上下。更讓人稱贊的是,這個衛生室不僅有西醫檢查治療設備,而且還有一個中醫閣,患者可以在其中進行針灸、推拿等中醫傳統治療。

據了解,這個村衛生室由原來的村小學改建。記者當天采訪的時候發現,寬敞的大院里停滿了各種車輛,除了本村村民,還有不少臨近村莊的人們慕名前來就醫。之所以有這樣的吸引力,源于衛生室有一個從醫40年的高大夫。他是北店人,由于從小身體較弱,很早就努力學醫,先學中醫,后來探索中西醫結合的療法,經過多年實踐和探索,深受本村和附近村莊患者信賴。冬季是流感高發季,所以衛生室里就診的人較多。

據閆軍功介紹,高大夫為人厚誠。他在多年的治療中,常常為那些家境困難的人減免藥費,扶貧濟困,頗受患者好評。高大夫在平時的坐診中,能做到貧富一個樣、干部群眾一個樣,先到先診,后到后診,一視同仁。

根據該村村“兩委”的設計,以后將不定期請省、市名老中醫來衛生室義診,豐富村衛生室的醫療資源,讓人們享受到更好、更先進的診治與康養。

把果庫建起來 振興集體經濟

閆軍功告訴記者,下一步,店頭村還要在集體經濟上發力。村里準備選擇合適的地方,把村子里的果庫建起來。這樣既可以解決村民的梨果貯存和銷售問題,也可以發展村集體經濟。村子的經濟發展起來后,給村民辦更多的實事好事。

回來的路上,路過一家外村的果庫,發現來自陜西蒲城的果客正在把果庫里的酥梨裝箱。聽果客說,這批酥梨果型和色澤漂亮,口感也好,要出口越南。而這些酥梨中,就有店頭村梨農的產品。可以想象,將來店頭村自己的果庫建成后,會吸引更多的外地果商前來,因為那里不僅有酥梨,還有設備較全的衛生室、高大宏偉的古建廟宇、健康可口的農家菜。這一切是包括果商在內的每一個外來者和村民都需要和喜歡的。

據了解,店頭村里的梨園不僅建有觀光臺,而且還裝有防凍風扇,初春有霜凍時,開啟風扇,可以有效“驅寒”,保護梨花。

“古建+康養+梨花+古樹”,一個村莊的幸福設計初具規模,在涑水河畔、峨嵋嶺下,徐徐展開一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