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24
張 倩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關鍵抓手。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2024年經濟工作的十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明確指出,扎實抓好城鄉融合,堅持以人為核心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進一步完善“一核三翼七支點”空間布局,以更大力度推進城市更新,以更大力度提升縣城綜合承載能力,以更大力度推進鄉鎮面貌改善,把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起來,在城鄉協同共進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推動城鄉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不能走“城市興、鄉村衰”的老路,而要讓城鄉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走出一條城市和農村攜手并進、互利共贏的新路。一是共享經濟建設成果。要積極利用城市科技、信息、資金、人才等資源優勢反哺農村,促進要素在農村聚集;利用城市產業轉移、產業結構升級,輻射帶動農村產業發展;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分析農村資源稟賦實情,推動農業農村利用比較優勢打造主導產業;提升農村信息化水平,優化農業經營環境。二是共享文化建設成果。要創建城鄉公共文化示范區,做好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優質文化資源向鄉村傾斜和延伸。三是共享人力資源開發成果。既要暢通城市專業人才以及科技、管理、營銷模式的“下鄉”通道,還要創新鄉村人才引進與管理機制,鼓勵農民工、大學生返鄉創業,加強培育農村專業技能人才與管理人才,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構建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提升農村發展內生動力。
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
城鄉融合發展,產業是關鍵。要著力推動要素有效配置和產業有機融合,讓一二三產業在城鄉融合發展中不斷升級增值。一方面,要發揮二三產業的輻射作用,快速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應該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城市工商資本下鄉,利用產業園區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和農產品加工業,促進城市的現代物流業、互聯網產業等在農村合理布局,推進“互聯網+農業”深入發展,推進農產品出村進城,實現工業、服務業與農業的有機融合;還應該通過實施產業興村強鎮行動,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解決好農村經濟發展的產業支撐問題。另一方面,要整合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推進農業提質增效。可以通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整合農業產業鏈,打造縱向多元化和橫向一體化有機結合的“農業全產業鏈”,實現產品多樣化的市場供給,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型轉向提質導向型;還可以通過打通農產品供應鏈,實現研產銷有效對接,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高農業產業效率,實現糧食安全和現代高效農業相統一。
推動城鄉治理協同發展
要實現城鄉融合發展,就要堅持城鄉治理協同化,努力構建城鄉社區治理新格局。一方面,要在生態環境治理協同化上下功夫。推動城鄉協調發展,要將城鄉經濟社會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推進,樹立城鄉聯動的綠色發展理念,統一城鄉生態環境規劃,協同推進城鄉生態融合互補,以農村垃圾集中處理與“廁所革命”為突破口,加快改造農村居住環境,提升城鄉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另一方面,要在實現發展機會均等化上下功夫。要讓城鄉居民平等地接受教育培訓等,使城鄉居民都能夠參與改革發展進程,不斷增強廣大城鄉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此外,還應該推動城鄉協同發展、適應人口結構和社會需求等新變化,創新考評機制,以及建立完善科學合理的考評體系,不斷增加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等體現城鄉協調發展程度的指標,引導城鄉建設整體推進、共同繁榮。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是在新時代新征程推進運城現代化建設的一篇大文章,我們要緊緊圍繞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務實作為、改革創新,抓重點、破難點,不斷激發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活力、新動能,奮力開創運城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作者單位:市委黨校)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