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4-01-23

市民在河東成語典故園游覽。該成語典故園與周邊中條山和鹽湖多個旅游休閑景點串聯起來,豐富了旅游度假區經營業態。
2023年5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西省運城市實地察看鹽湖風貌時指出,鹽湖的生態價值和功能越來越重要,要統籌做好保護利用工作,讓鹽湖獨特的人文歷史資源和生態資源一代代傳承下去,逐步恢復其生態功能,更好保護其歷史文化價值。

鹽湖是鑲嵌在河東大地上的一顆明珠,星羅棋布的鹽池是鹽湖的一大獨特景觀。
冬日暖陽下,幾十只野生天鵝在鹽湖濕地棲息,它們時而嬉戲,時而覓食,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吸引眾多市民游客打卡觀賞。運城市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鹽湖已經成為山西省鳥類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區域之一,越來越多的候鳥前來過冬。與往年相比,天鵝的數量明顯增加。

鹽湖濕地越冬的天鵝。實施“退鹽還湖”之后,鹽湖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來這里棲息越冬的天鵝越來越多。
運城因池鹽而興、因鹽運而名,鹽湖是其最為獨特的名片。為了更好地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運城市把生態保護放在優先位置,著力標注保護的基準線、做好科研大文章、探索利用新模式、拿穩傳承接力棒,全力以赴推動千年鹽湖華麗轉身。去年以來,“退鹽還湖”生態修復工程持續推進;七彩鹽湖景區提升改造項目加快實施;鹽湖科學研究不斷加強;鹽湖工業和歷史文化深入挖掘,河東成語典故園建成……曾經的礦區、工業區正成為生態保護區、旅游區。隨著“文化+旅游+生態”融合發展深入推進,一個集人文、生態、綠色、康養于一體的河東池鹽文化知名旅游目的地呼之欲出。

鹽湖生態保護與開發中心工作人員開展空氣監測,為鹽湖生態環境監測和保護提供重要數據和信息。

游客在鹽湖觀景臺觀賞鹽湖風光。從產鹽池、工業區到旅游打卡地、生態保護區、科研基地,千年鹽湖在轉型發展中迎來新的機遇,實現華麗轉身。

市民在“七彩鹽湖”綠道騎行。運城市高標準實施環湖綠道、濕地公園、水系連通、親水項目等工程,全力打造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良好生態環境。

觀眾在河東池鹽博物館參觀。伴隨著鹽湖生態修復,看鹽湖、參觀博物館成了游客的必游路線。

工人在修建環湖廊道。近年來,運城市實施鹽湖堤埝除險加固、湖區清淤治污、周邊綠化生態修復等,讓鹽湖恢復應有的生態面貌。
據1月19日《經濟日報》 文/《經濟日報》記者 李紅光 圖/《經濟日報》記者 翟天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