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4-01-19
王天源
從2024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以下簡稱《愛國主義教育法》)開始實施。這部法律的貫徹實施,對推動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廣泛深入持久有效開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動力,為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支撐,為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奠定堅實基礎,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愛國主義教育雖然是面向全體人民的教育,但重點在青少年,基礎在學校教育,學校是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那么,學校如何貫徹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呢?筆者建議應重點從以下五個方面抓實抓好:
深入學習全面領會。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一定要加強領導,組織教育行政干部和廣大師生認真學習《愛國主義教育法》,深刻領會其精神實質,明確指導思想、領導體制、工作機制、職責任務、實施和保障措施等,將貫徹實施《愛國主義教育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與法治工作來抓,使其與有關教育法律、法規、規章有機結合起來,以促使教育高質量發展,促使學校立德樹人,促使廣大青少年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
切實搞好課堂教學。將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融入各類學科和教材中,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有針對性地進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以及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教育和法治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等。通過教學,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推翻了“三座大山”,我們的國家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更加熱愛偉大的祖國。
教育形式靈活多樣。每周一舉行隆重的升國旗儀式,高唱國歌,把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學校各項活動之中,轉化為學生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通過學校黑板報、廣播、視頻進行宣傳教育,還可以通過主題團隊會、主題班會座談收獲、交流體會、宣講愛國人士故事等。每年國慶節,舉行“我愛祖國”征文活動、歌詠比賽、文藝演出等系列活動,積極引導學生熱愛祖國、忠于祖國、為祖國爭光、為祖國作貢獻。
注重抓好實踐環節。通過開展元旦、“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國慶節”等節日紀念活動,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相關主題活動。還可以利用紅色資源、文物古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各類文化場館等資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激發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愛國之行。積極營造濃厚的愛國主義教育氛圍,使熱愛祖國成為廣大青少年學生的堅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覺行動。
健全完善長效機制。認真落實法律規定,壓實領導主體責任,將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校教育全過程,開展好“我愛偉大的祖國”“堅決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主題教育活動,使愛國主義教育制度化、常態化,讓愛國的種子扎根校園,堅持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強烈愛國熱情。同時,發揮學校與家庭聯系緊密的獨特優勢,把熱愛祖國融入家庭教育,使學校、家庭、社會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凝聚價值共識,涵養家國情懷,使愛國主義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