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18
記者 范 娜
近年來,快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闖進了我們的生活,不但成為助力經濟發展的一匹“黑馬”,更在穩定經濟增長、調節經濟結構、惠及民眾生活等各個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快遞行業的爆發式發展離不開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鼓勵。今年以來,運城市郵政管理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發展質效提升年”為牽引,突出穩增長、強監管、優服務、保暢通,有效地推動了快遞行業高質量發展。
連日來,記者深入快遞管理部門、快遞企業及服務網點,對我市寄遞業的快速發展作了詳細了解。

在中通快遞山西運城網點,工人在裝運快遞件。 記者 金玉敏 攝
寄遞業務量快速增長
12月14日凌晨4時許,當大部分市民還在熟睡中時,中通快遞山西運城網點的40余名分揀人員已投入到當天的工作中了。
在占地4200多平方米的分揀倉庫內,一個個大小、重量各不相同的快遞包裹在分揀線上運行,到達相應的回收箱處,就會被自動分配到所在的區域,工作人員很快對其進行分揀、碼垛。倉庫外,是一輛輛正在裝貨運往各快遞驛站的運輸車輛。
中通快遞山西運城網點負責人柴小鵬介紹道,他是2011年進入快遞行業的,快遞業務量這幾年增幅比較大,截至目前,他已經換過4次倉庫了,一個比一個面積大。現在這個倉庫是2018年租的,明年又要搬。
隨著快遞業的發展,近年來,中通快遞股份有限公司在山西省內建了4個大型快遞轉運中心。其中,侯馬轉運中心專門分揀臨汾和運城兩地的快遞。
“我們每天下午把需要寄遞的快遞件送到侯馬轉運中心,然后車就在那邊等著提貨。第一車進港快遞會在第二天凌晨3點多回來,員工4點開始分揀。”柴小鵬介紹道,他們分揀中心今年的快遞平均進港件有7萬多件,出港件三四萬件,均比去年有所增加。
快遞業務量不斷增加,相應的網點也在不斷增多。市郵政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快遞許可企業、分支機構和末端網點已有1700多個。其中,許可企業41個,分支機構199個。
為確保運城快遞業健康穩定發展,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運城市支持快遞物流業發展若干政策》,多項措施支持快遞物流業發展。
今年1月—10月,運城郵政行業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20971.52萬件,同比增長41.02%。其中,快遞業務量(不包含郵政公司包裹業務)累計完成13882.63萬件,同比增長77.44%。
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15.6億元,同比增長28.75%。其中,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9.79億元,同比增長40.98%。
“去年全市郵件快件進港量是1.9億多件,出港量是9361萬件。今年進港量截至11月底已達2.8億件,預計全年能達到3億件,出港量是1.7億件。進出港量均超過去年。”市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科科長汪相軍介紹道。

在運城快遞驛站尚東城店,工作人員在仔細檢查需要出港的快遞件。記者 金玉敏 攝
寄遞網絡不斷完善
寄遞件進出港量的增加,離不開配套的寄遞網點建設和不斷完善的寄遞網絡。
12月13日,平陸縣張店鎮陳張村連溝超市快遞服務網點人來人往。
該網點負責人張守業告訴記者,這個網點是去年11月份開設的,今年開始正式運營。有了這個網點,村民寄遞快遞方便多了。
“陳張村以前沒有快遞服務網點,老百姓收發快遞特別不方便。不管大件小件,大家都要去張店鎮快遞網點取。白天他們下地干活沒時間,晚上再過去人家網點下班了。”張守業說,他們村離張店鎮有6公里遠,很多時候都是白跑一趟。
現在,陳張村有了自己的快遞服務網點,不管是在外務工子女給家里寄東西,還是老人給在外子女寄土特產,都很方便。
張守業說:“先不說每天收寄快遞量有多少,這個網點確實方便了村民。我們早上天一亮就開門,夏天到晚上11點多、冬天到晚上10點多才關門。村民隨時可以過來取。有的老人出門不方便,我還會送快遞上門。”
陳張村快遞服務網點是全市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工程中建設的一個村級綜合服務站。
今年3月,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財政局印發了《運城市2023年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提質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要求,在鞏固2022年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一特色三標準”目標的基礎上,按照縣級統倉共配一體化、鄉鎮服務標準化、村級管理規范化的“三化”要求,2023年在全市打造數個縣級統倉共配一體化運營樣板示范縣;建設27個鄉鎮服務標準化快遞綜合服務站,提升鄉鎮快遞末端品質;推進241個村級快遞便民服務點進行快遞網點末端備案,依法規范化管理,推動網點長期穩定運營。
方案下發后,市郵政管理局領導帶隊深入全市15個鄉鎮的124個行政村開展調研,督導企業對照時序目標項目化管理、專班化推進、清單化落實。針對進度緩慢的縣,指導企業通過快快合作、區域共配、承包鄉鎮、劃分道段等方式加快進度。
7月底,我市建成了2個縣級統倉共配一體化運營樣板示范縣,建成了27個鄉鎮服務標準化快遞綜合服務站,完成了241個村級快遞便民服務點快遞網點末端備案,提質工程指令性目標任務全部完成。
9月底,我市建成了3個縣級統倉共配一體化運營樣板示范縣,建成36個鄉鎮服務標準化快遞綜合服務站,完成了361個村級快遞便民服務點快遞網點末端備案,提質工程指導性目標任務也全部完成。
除此之外,市郵政管理局還常態化推進“郵快合作”進村工作,組織各縣郵政企業負責人每月召開座談會,要求每月反饋進度,進行督導。目前,全市1741個村實現了“郵快合作”,切實暢通了“農產品進城、消費品下鄉”雙向流通渠道。
寄遞管理更加規范
各級快遞服務網點的合理推進的同時,我市對各級網點的管理服務也沒落下。
12月13日,在運城快遞驛站尚東城店,驛站工作人員正在仔細檢視需要出港的快遞件。只見她檢查完一雙鞋,又檢查一件上衣,十分認真。旁邊,另一位工作人員在為上門取件的市民查找快遞。一切都顯得井井有條。
“我在網上買了一雙鞋,回來試了試覺得不太合適,打算換一雙,就把鞋送到快遞驛站寄給商家。”尚東城小區住戶郭女士說。
運城快遞驛站尚東城店負責人任如意說,他們這個店每天能發二三十件出港快遞,進港800多件。每一件寄遞件在入庫前他們都要仔細查驗,對取件的市民也能提供周到的服務。上級部門會經常過來檢查他們的寄遞業務和營業環境。
于2020年5月正式運營的運城快遞驛站尚東城店是全市建的第一個快遞驛站,如今全市已加盟的快遞驛站有200多家。
今年,市郵政管理局大力開展規范快遞市場服務質量專項治理、快遞市場秩序整頓“回頭看”、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電商快件寄遞服務專項整治4個專項行動,采取常規執法、明察暗訪、突擊檢查、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繼續保持對違法違規行為的嚴管態勢。全年共開展執法檢查573次,檢查企業及各類網點191家,責令整改42個,集體約談18次,立案處罰23個,處罰金額21.1萬元。妥善處理服務質量類、經營糾紛類等信訪案件5件。處理12345工單679件,處理電話投訴7個,加強消費者申訴處理與監管執法聯動,積極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擾亂市場秩序、違反服務標準、損害用戶權益等行為持續“亮劍”,快遞市場發展秩序持續規范,發展質量穩步提高。
市郵政管理局主動對照國家郵政局綠色發展“9218”工程目標任務,組織召開2023年生態環保工作會議,印發工作要點,開展生態環保培訓。深入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要求全市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保持在90%以上。我市持續開展過度包裝和塑料污染兩項治理,截至11月底,全市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78萬件,回收復用瓦楞紙箱283萬個,快遞行業綠色發展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寄遞道路千萬條,安全始終第一條。今年,我市寄遞業召開10次安全例會,并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安全生產月活動,進一步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我市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三項制度和安檢員持證上崗制度,組織安檢員持證培訓,開展實名收寄異常信息專項治理。及時排查化解內部各類矛盾糾紛,積極妥善處置驛站網點經營異常事件、經營糾紛舉報及信訪事件,有效維護網點穩定。
同時,市郵政管理局充分發揮寄遞渠道安全管理領導小組機制作用,聯合14部門印發《平安寄遞專項行動方案》,聯合10部門印發《運城市寄遞渠道加強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工作實施方案》,印發《寄遞渠道安全管理2023年要點》,聯合相關部門統籌做好寄遞渠道禁毒、涉槍涉爆、危化品寄遞、掃黃打非、平安建設、網絡安全等工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