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3-12-18
記者 朱 姝
樁機起落、吊臂升降、車輛穿梭、商砼輸送等環節在項目工地有序運轉;轉型項目如綠色建材、現代農業、銅鎂精深加工等正在崛起……
開發區是全市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主引擎。今年以來,我市各開發區把項目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樹牢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大項目就是抓高質量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以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
奮戰在一線的項目建設者,搶工期、趕進度,用快干、實干、巧干、大干,點燃經濟發展的強引擎,換來一張張漂亮的成績單——我市牽頭舉辦3次“三個一批”活動,共簽約項目175個、總投資350.5億元,開工項目169個、總投資176.92億元,投產項目135個、總投資161.4億元;實行月度調度、交叉檢查等有力措施,一體推進項目簽約、開工、投產、達效,今年兩次全省開發區“三個一批”項目綜合評價,我市均排名第一。

位于鹽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運城市新東方重鋼結構有限公司,工人在抓緊生產鋼結構產品,滿足訂單需求。
◆重點項目不斷落地
在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清控科創產業園(運城)二期項目現場建設正酣。該項目自今年6月正式動工以來,項目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果。
該項目總規劃占地面積約775畝,總建筑面積約51萬平方米。此次開工建設的項目二期占地面積約388畝,總建筑面積約25.9萬平方米,預計投資12億元。規劃建設35棟單層廠房(其中包含6棟雙跨度單層廠房),19棟多層廠房、展示中心、研發樓、人才公寓等。多元復合功能于一體,為企業提供辦公、生產制造專業化場所的同時,也配有一系列商務生活配套設施。
“清控科創產業園(運城)項目一期已經投產,并吸引了12家企業入駐。二期建成后將繼續堅持產城融合、一體發展的理念,著力打造高品質、創新型、智慧型、生態型的產業園區,未來將重點引進智能制造、新材料、信息技術、汽車零配件等產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在園區融合發展,為運城市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痹擁椖控撠熑私榻B道。
我們將視線轉移至鹽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該園區入駐企業485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57家、新三板掛牌企業5家,形成了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和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集群。其中,生物醫藥產業,以石藥銀湖制藥為龍頭,聚集了瑞芝生物、道一生物、國藥運城等企業,形成了集研發、生產、包裝、物流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條。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聚集了運城制版印刷機械、宏明空調、天海泵業、國強高科等20余家制造業企業,其中,天海泵業是國內最大的潛水泵制造企業,占據全國市場份額30%;運城制版印刷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國內凹版設備制造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制造廠商,產品遠銷國外;宏明空調全產業鏈生產基地項目投產后,將成為全省首家空調產業園區。新材料產業,集聚了永磁材料、水泥添加劑材料、新能源材料等領域的50多家企業,其中,中磁科技是山西省百強潛力企業,制造能力居全國前三。
除此以外,投資10億元的ALC裝配式建筑新材料、投資10億元的高速新型護欄等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好項目、新項目紛紛落地開工。
據市商務局局長荊富功介紹,今年以來,我市把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作為抓經濟的頭等大事,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不斷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好用足招商中心、會展活動等平臺窗口,加快構建產業鏈條完備、產業特色鮮明、集群效應突出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截至今年10月,全市開發區市場主體量質雙升。全市開發區凈增市場主體10091戶,其中,企業3349家、“四上”企業102家、規上工業企業52家;市開發區市場主體突破5萬戶、達到5.08萬戶。高新技術企業年底預計達到171家,“四上”企業年底預計達到788家。新認定“專精特新”企業37家,全市開發區“專精特新”企業達154家。
同時,全市開發區轉型發展動能充沛。1月—9月工業類開發區轉型項目當年完成投資151.5億元,占工業投資的92.01%。聞喜經濟技術開發區山西建龍、河津經濟技術開發區陽光焦化、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條山有色入選我省第二批17家重點產業鏈“鏈主”企業;全市開發區省級“鏈主”企業達到7家,占全省37家的19%。風陵渡、河津、稷山、新絳4家開發區入選全省第一批綠色低碳循環示范區創建名單,數量排名全省第一。

在新絳縣高義鋼鐵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能源管控中心監管企業生產運營狀況。
◆招商引資不斷創新
近年來,我市開發區立足比較優勢和特色產業,突出“政府+鏈主企業+產業園”招商,用好招商顧問、中介機構,發揮招商專班和招商小分隊生力軍作用,開展市場化、專業化、開放式招商。截至目前,全市開發區擁有專業招商人員460人,建立招商平臺59個;今年外出招商258次,開展線上招商476次,達成投資意向485個。
產業發展指明了招商的方向。今年以來,我市開發區紛紛在“鏈”上發力,打造招商引資強磁場。
風陵渡經濟開發區堅持“項目為王”理念,聚焦“六新”突破,圍繞主導產業集群,充分發揮開發區5個招商服務組攻堅作用,面向粵港澳、長三角、環渤海、中部五省及西南等地區,瞄準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同時,緊密結合“一區兩園”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統籌現代醫藥、新材料、商貿物流三大主導產業發展中的各種要素,不斷加強園區間產業合作,積極實踐產業鏈“鏈長制”模式,以陜煤電力為依托,積極對接陜煤實施風光火儲、機組改造、儲能等項目,打造開發區電力供應“洼地”;以亞寶藥業為依托,引導傳統產業提質增效,打造醫藥新興產業園;積極發展商貿物流產業,引進總投資10億元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項目,著力構建企業集聚、產業集中、資源集約、發展集群的新型工業化格局,夯實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硬支撐。
絳縣經濟開發區圍繞龍頭企業建鏈,中信機電有6個項目在絳縣經濟開發區落地;圍繞產業延鏈,先后引進了湖北共同有限公司、四川國光有限公司、浙江先鋒科技公司等一批上市公司;圍繞重點區域強鏈,京津冀簽約落地了3個,長三角簽約落地了5個,粵港澳簽約落地了2個,為夯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鹽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重點聚焦“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瞄準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等主導產業,緊盯產業龍頭、專精特新和核心配套,班子成員帶隊赴長三角、粵澳港、京津冀等地精準招商,9月份以來,新簽約8個項目、總投資12.05億元,簽約項目總數達到37個、總投資44.89億元。其中,依托寰爍科技智慧教育產業優勢,引進高德地圖互聯網運營中心項目,可集聚千名高素質人才;引導新東方重鋼實施投資5.5億元的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項目,將帶動企業產能翻番。目前,正在對接津霖節水新能源及智慧灌溉項目、隆基綠能科技光伏項目等13個重點項目。正在研究制定項目獎勵辦法,計劃根據項目投資強度、產出效益、稅收貢獻分檔給予獎勵,并強化標準化廠房等配套支持,切實提升招商政策吸引力。
與此同時,我市開發區還積極開拓全新招商路徑,開啟跨國招商“破冰”之旅。8月20日至29日,河津市招商團隊以及陽光集團、龍門集團、華鑫源集團、騰茂科技等4家企業負責人共同赴沙特、伊朗和阿聯酋三國進行了為期10天的招商推介活動,開啟了我省縣域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首次實踐。期間,騰茂科技簽約了1.8億元的石油催化劑合同訂單,陽光集團、華鑫源集團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簽訂4項戰略合作協議,為我市的主導產品走出國門和區內企業參與國際競爭搭建了舞臺,提供了平臺,進一步加快了開發區的國際化發展步伐。

位于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山西北銅新材料高性能壓延銅帶箔和覆銅板熔鑄生產線項目投入生產。記者 閆 鑫 攝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全程不用我們企業家跑腿,僅用了3個月,臨猗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代辦員就幫助畫寶剛年產1200萬只燒雞深加工項目解決了土地問題,使項目很快破土動工?!痹擁椖控撠熑撕铢i飛說道。
該項目占地35畝,總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規劃設計生產1200萬只道口畫寶剛燒雞,開發休閑旅游食品。自去年落戶臨猗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后,示范區專門就該項目成立了工作專班,派專人全程帶領企業辦理土地出讓合同簽訂前的一系列手續后,便全程跑腿代辦后期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等手續。這是該示范區持續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實施“1+1+X”全代辦機制,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是助推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臨猗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持續打造“三無”“三可”營商環境,深入探索“全周期代辦策劃、全流程接力跟進、全閉環集成服務”服務新模式,整合專業力量組建“全代辦”尖刀班,變事中“登門辦”為事前“上門辦”,實現流程、環節“雙優化”,使審批時間進一步縮短、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企業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臨猗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先后為16家企業115件事項進行“全代辦”,平均辦理時限壓減85%。畫寶剛年產1200萬只燒雞深加工項目實現了從備案到施工許可“60天辦結”;花之護紙業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達效、當年“入規”;東睦磁電磁敏感材料項目實施“四證同發”,投資2億元的一期工程1月份備案動工、7月份投產運行,開創了新的“臨猗加速度”。
畫寶剛年產1200萬只燒雞深加工項目和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創新服務機制構建“全代辦”標準化服務體系一同入選了今年省商務廳整理的《開發區優化審批服務和“全代辦”服務典型案例》。
稷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組建20名專業化“幫代辦”隊伍,打造“稷刻辦”代辦服務品牌,開設“一件事一次辦”窗口,“一條龍”跟蹤服務。聯企幫辦更舒心。開展“三大專項行動”(送政策、強業務、助企紓困),當好“三員”(政策咨詢員、政策宣講員、項目服務員),為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全程包辦更稱心。實行全程服務“一攬子包干”,緊盯土地、手續、資金等問題,疏堵點、解難點、補斷點,全力提升“三率”(開工率、投產率、達效率)。
通過建立“三個一”工作機制,招商引資成效明顯,稷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約項目13個,總投資34.15億元;正在對接總投資58億元的13個產業項目。項目建設加速推進,總投資97.55億元的26個在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2.91億元,占總量的74.74%。服務效率大幅提升,出讓“標準地”7宗768畝,承諾制辦理16個項目,“全代辦”12個項目140個事項,為企業融資30余億元,爭取土地指標700余畝,解決了一批制約項目建設的難點問題,形成了滾動接續、壓茬推進、梯次跟進的態勢。
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全市開發區頂格落實國家及省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多措并舉廣泛宣傳、入企宣講,讓企業家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深入開展“兩不一欠”專項整治,共排查發現問題35個,已解決19個;拖欠民營企業賬款2644萬元,已化解1722.78萬元。用足用好專項債,適度超前布局新基建項目,全方位提升開發區承載能力。今年實施基礎設施建設項目68個,總投資119.4億元;累計建成標準化廠房123萬平方米、投入使用99萬平方米,使用率達80.5%。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