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6-30
■毛迎春
前不久,我市作家杜流程創作的大型傳記文學《嘉康杰》出版發行。筆者參與了該書的審校工作,在這一過程中被嘉康杰高尚的政治品格和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動。作者將嘉康杰的精神總結為“對黨忠誠,人民至上,勇于斗爭,敢于勝利”。
在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深入持久推進,喜迎黨的二十大召開的今天,通過這部書了解河東“群眾領袖”嘉康杰的豐功偉績,感受地方黨支部建設曾歷經的苦難與輝煌,探尋嘉康杰身上所體現的堅定黨性、人民性,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對黨忠誠:最鮮明的政治品格
對黨忠誠,是嘉康杰身上體現得最鮮明、最強烈的政治品格。
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在上海悍然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同全國形勢一樣,整個山西陷入白色恐怖之中,省委及地方黨組織遭到嚴重破壞。嚴峻時刻,正在太原辦學的嘉寄塵,毅然加入中國共產黨,并更名為嘉康杰,立志做共產主義的杰出戰士。從加入黨組織的那一刻起,嘉康杰便將他的全部包括生命交給了黨、交給了人民,忠誠堅定、矢志不渝。
盡管鐘情于教育事業,但由于黨的需要,嘉康杰義無反顧停辦所創辦的五所中學,將學校資產變賣,全部捐獻給黨組織;河東特委成立后,嘉康杰服從上級黨組織安排,在早期的特委雖沒有擔任職務,但實際上特委大量的領導工作都是由他來完成;在革命低潮期,有一年冬天,嘉康杰隱蔽在荒郊野嶺,靠向警衛員討要來的剩飯度日,在極端困難條件下寫成了《河東游擊戰爭戰術》一書,堅定地認為只要有黨的正確領導,沒有克服不了的艱難險阻;在延安“抗大”學習期間,適逢抗日戰爭爆發,嘉康杰服從中共北方局的決定,放棄擔任更高領導職務的機會,回到河東領導抗日斗爭。“我是黨的人,自然要聽黨的話,堅決執行黨的決定”,他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從嘉康杰短暫而壯麗的一生能看出,不管斗爭形勢如何嚴峻復雜,不管遇到多么大的艱難險阻,他一心向黨的初心始終不變,堅決跟黨走的意志沒有絲毫動搖。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忠誠是共產黨人第一位的政治品格,是融入血脈、融入靈魂的本質要求。廣大黨員干部更要以嘉康杰為榜樣,時刻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詮釋對黨的絕對忠誠。尤其是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時刻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要矢志不渝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捍衛者。
服務人民:最純粹的初心使命
嘉康杰家境富裕,但他骨子里卻有深透的人民性,尤其是接受新的革命思想后,更是把人民視為父母,毅然同自己所處的階級決裂,全身心投入革命,投身救國救民的偉大事業當中。
二次留學歸國后,嘉康杰到韓家嶺催收租子,看到河東三年大旱,餓殍遍地,佃戶生活難以為繼的慘狀,他毅然當眾焚燒田契地租、開倉放糧。嘉康杰開河東之先河,免收學費,先后創辦了一所小學和五所中學,讓平民子弟有學可上、有書可讀,培養了大批的革命人才(他的數千學生,在今后的漫長斗爭中,沒有一個走向人民的對立面)。嘉康杰要求部隊戰斗必須遠離村莊,為的是避免敵人報復,傷及民眾。他強烈的人民性,贏得了群眾的衷心愛戴。當嘉康杰經過休整惜別村民時,小泉村孫大娘說:“小泉村是你嘉康杰的家,是共產黨的家!”樸實的話語振聾發聵,引人深思。
正是由于嘉康杰在河東人民群眾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和深刻的感召力,所以他才能躲過國民黨反動派和日寇的一次次追捕,才能使自己在和上級黨組織失聯的幾年中領導軍民取得一次次武裝斗爭的勝利,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超額完成省委下達的為八路軍擴兵的艱巨任務。劉少奇稱贊嘉康杰是河東“群眾領袖”,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為人民謀利益是我們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資產階級憑的是金錢、飛機和大炮,而我們靠的是人民群眾。誰要脫離群眾,誰就會成為可憐的失敗者。共產黨人在任何時候,都要和人民建立血肉的聯系。”這是八十年前嘉康杰說過的話。從中可以看出,嘉康杰強烈的群眾觀點、人民意識。
在革命斗爭時期,“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制勝法寶,同樣在和平時期,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仍然是我們建設新中國、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不二法寶。我們全體黨員干部須把服務人民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把群眾路線堅持好、貫徹好,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
勇于擔當:最果敢的異稟風骨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河東,風雨如磐、岌岌可危、各種矛盾交織。嘉康杰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在大河之東高舉紅色革命旗幟,彰顯勇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異稟風骨,帶領隊伍跨越激流險灘,迎接東方的黎明。果敢擔當,是嘉康杰身上的另一個高光顯現。
黨組織飽受摧殘之時,嘉康杰帶著中共山西省委“發展黨員,建立組織,擴大影響,喚起民眾,準備武裝”重要指示,致力于地方黨組織的恢復和重建工作。他孤身一人跋山涉水,足跡踏遍河東三十多個縣,尋找聯絡失散的中共黨員,在自己的學生和民眾中考察發展新黨員,一路播撒著革命的火種。在最艱難的歲月,在嘉康杰艱苦卓絕的努力下,許多縣黨組織恢復或秘密成立,積極開展工作,扭轉了被動的局面,在河東建黨史上留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
嘉康杰深諳“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道理,他帶人喬裝打扮來到平陸縣鑼鼓溝,奪取當地土豪惡霸的槍支,打響了河東武裝斗爭的第一槍;紅軍東征時,嘉康杰主動在絳縣東華山高擎起“中國工農紅軍河東游擊隊”大旗,在打土豪分田地壯大聲勢的同時,發動群眾破公路毀鐵路,阻擊胡宗南部北上馳援,大大減輕了東征紅軍的正面壓力;在與上級黨組織失聯長達4年的情況下,嘉康杰帶領隊伍在河東堅持斗爭,不曾有過絲毫的膽怯和退縮,理想和信仰始終堅如磐石、熾熱如火;侵華日軍在中條山先后發起了十一次“掃蕩”,正是嘉康杰巧施奇謀,獲取了日軍司令部的絕密軍事情報,并積極配合友軍作戰,取得了第六次“反掃蕩”戰役的重大勝利;針對日寇在“六六”戰役中使用細菌武器的暴行,嘉康杰深入龍潭虎穴,炸毀了日軍設在運城的秘密細菌武器庫;面對日本侵略者企圖永久侵占運城鹽池資源的陰謀,嘉康杰帶人浴血奮戰保衛鹽池,萬年鹺海才得以幸存,才有了今天風光依舊的熠熠神采……
為政之魂,忠誠是前提;為政之本,為民是保障;為政之要,擔當是關鍵。正是由于嘉康杰的絕對忠誠,河東黨的建設才得以不斷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正是由于嘉康杰的赤誠為民,河東的革命基礎才越來越牢固;正是由于嘉康杰的勇于擔當,我黨的地方武裝力量才越來越強大。嘉康杰的名字與山河共在、與日月同輝,豐功偉績將永遠彪炳史冊!
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深化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全市要以先烈為榜樣,汲取精神營養,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全力為運城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創造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