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6-28
記者 王捷

書畫家合影 記者 衛行智 攝
連日來,在運城日報社一樓大廳,由運城日報社主辦,運城晚報“藝術品鑒”欄目、蘭亭書畫藝術研究社承辦的“攜手向未來”書畫展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幅幅精彩的書畫作品,題材廣泛,立意新穎,或瀟灑,或恣意,或細膩,或樸拙,或磅礴,無不展示出作者的功力和作品的韻味,吸引了眾多書畫愛好者前來鑒賞。

書畫家揮毫潑墨 記者 衛行智 攝
近日,“攜手向未來”書畫展座談會在運城日報社書畫院舉行。部分專家學者各抒己見,從書畫藝術、社會意義、獨特形式等方面,對此次書畫展進行了研討。二十年步履鏗鏘,蘭亭書藝社在其成員書畫家王三和、閆鵬、胡國柱、李少勇、楊銀鎖、趙倞、胡增福的帶領下,踔厲奮進,取得了累累碩果,并不斷續寫新的華章。
【守團結以筆言志】
座談會上,因為這次展覽,大家對蘭亭書藝社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2002年,因致力于中國書畫學習的王三和、閆鵬、胡國柱、李少勇、楊銀鎖、趙倞、胡增福7人成立了蘭亭書藝社,以教學為主,后集學習、交流、宣傳、教育、研究等為一體,宣傳政策、謳歌時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多年來,學校、鄉村、社區、單位、礦區等都留下了他們辛勤的足跡,他們把書畫之美撒播到河東大地。
轉瞬間,二十載已過。新的征程,新的起點。曾經的青春年少雖已不在,但歲月的沉淀和技藝的充實,讓以筆言志的蘭亭書藝社站在時代潮頭,弘揚真善美,描摹新風景。
站在“二十”這個特殊的節點,欣逢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為此,蘭亭書藝社準備了20余幅書畫精品力作,既是一次匯報總結,也希望能借此機會與廣大書畫家及書畫愛好者進一步交流提升。
運城地區美術界元老、開創者之一,原運城地區美協主席楊美欽,通過這次的展覽,看到了蘭亭書藝社一班人的日臻成熟,更看到了他們20年來的團結和堅守。“能夠堅持20年,這真的難能可貴。這些年來,他們團結一致、不斷追求、共同研討進步,足以說明他們的凝聚力。大家共同追求藝術的鉆研精神,令人振奮。”楊美欽說。
縱觀此次展覽,寫意、水墨、書法都非常新穎,盡管數量不多,但件件都是精品,給楊美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年仍然在堅持繼續奮斗,這很難得。正是因為不滿足、不懈努力,才會有長足的進步。他們的團隊精神,讓我很感動,值得發揚傳播”。
書畫資深評論家崔世來同樣表達了對蘭亭書藝社的肯定。他說,書和畫都屬于國學范疇,書畫是具象的藝術,表現了作者的藝術功底。通過參觀,他在這些作品中看到蘭亭書藝社的成員們“法古但不泥古”,“書畫必須法古,因為要有‘來處’,但接下來就是‘不泥古’。蘭亭書藝社走到今天,是一種團結向上的精神體現,他們對藝術的追求是虔誠的,同時,書畫在國學范疇內,書畫家們要加強國學功底,這在他們的作品中亦有著切實體現”。
【守正道融會貫通】
蘭亭書藝社的7位成員,書畫風格迥異、各具風采,但又相映生輝。一路走來,他們守正道、走大道,師古出新、融會貫通,蹚出了獨具特色的藝術之路。
在運城市美協原秘書長晉勇看來,20年來,蘭亭書藝社在書畫同源上有很大的貢獻,一直在傳播和研究書畫藝術,他們的書畫作品進步非常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中國書協會員、運城市書協主席衛立鈞表示,蘭亭書藝社是我市書畫界舉足輕重的書畫團隊,7位成員是我市書畫界德藝雙馨的代表人物。其中,王三和擅長山水,師古而化,青綠動人;胡增福得徐悲鴻先生之神韻,筆下生風;胡國柱家學深厚,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被人稱為“胡葡萄”;趙倞是市書協原副主席,現藝委會委員,書法古樸而富有雅趣,為人有謙謙君子之風,甘為人梯之境界;楊銀鎖醉心翰墨,行楷穩健飄逸,如其品性一樣,字如其人;李少勇漢碑隸書質樸率真,線條如三國名將趙子龍的龍膽銀槍所向披靡;閆鵬才華橫溢、妙筆生花,文化底蘊深厚,真草隸篆五體皆擅。20年來,他們互相交流切磋,共同進步提高,如今,他們的書畫作品深受社會各界人士的喜愛。
展覽期間,書畫鑒賞家、原鹽湖區城建委主任楊繼康,特意前來參觀了近兩個小時。“這次展覽形式新穎,能夠看出書畫作品都是用了心、動了情,讓人印象深刻。”他說,蘭亭書藝社的成員堅持數十年如一日,他們中大多數是業余的,但是他們共同探討,不斷奮斗,可以說成績斐然,名不虛傳。
運城晚報副刊中心主任張建群也對蘭亭書藝社表示由衷贊賞。“這20年是對藝術的考驗,也是對各方面的考驗,大家作為同道一同走過20年,真是太不簡單了,他們是河東土地上讓人驚艷的藝術之花。”她說,老師們為人低調、謙卑、溫和,正是因為受到了文化的浸潤,對藝術的追求,正體現在老師們的為人處世和待人接物上。文化是一種軟實力,他們用作品表達美、傳播美、重現美,是在和美對接,實現美的傳承。
【守初心共向未來】
此次展覽的地點放在運城日報社,展出的作品取精而不是多,這一形式得到了各位專家的認可,認為十分新穎。“藝術品鑒”為蘭亭書藝社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更為運城書畫藝術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作為主流媒體的窗口,對助推河東文化發展作出了貢獻。這次展覽,布置和追求專業展覽館效果等方面,都進行了有益嘗試。同時,展覽對外開放,邀請了眾多專家學者及大中專學生前來參觀,力求傳播效應最大化。作為媒體,應該積極宣傳,將其藝術影響力推向更高、更廣、更遠的平臺。未來,報社將繼續支持書畫界,繼續用活動促進交流,推動運城書畫藝術和文化事業不斷向前。
20年時光,蘭亭書藝社走得低調但沉穩,不疾不徐的步履,鏗鏘有力、信心滿懷。他們完成了各個時期的挑戰,也有能力承載大眾未來的期盼。
座談會上,眾位專家向他們表達了期待,支持他們積極走出去,與市內外、全省乃至全國的書協、美協、書畫團隊多交流,聯合辦展,持續擴大影響力,把品牌打出去。同時,期望他們繼續團結一致、砥礪前行,不斷提高自己的藝術水準,將書藝社發展得更好。
蘭亭書藝社的7位成員也借此機會表達了他們的心聲。多年來,盡管7人行事上比較低調,但書畫就是有一種力量,可以讓人的內心強大起來,因為“喜歡”,7人結緣凝聚在一起,成立蘭亭書藝社,多年來堅持研討藝術,不斷交流,就是希望能共同攜手向前。這次的座談會讓他們受益匪淺,也讓他們更加有勇氣和動力再接再厲。藝術貴在創新,今后,他們將繼續精進技藝,未來的5年、10年、20年……蘭亭書藝社將繼續以藝通心、以文化人,堅守初心,用手中的筆繪就時代,一起攜手向未來,再出發,踔厲奮發譜寫新篇章。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