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第五倫:最有出息的河東鹽商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28

王振川

第五倫是東漢時期的名臣,官至司空。早年間,他宦途不順,曾到河東販鹽,留下了諸多口耳相傳的故事。

“第五”這個姓氏挺奇特的。原本是戰國時期齊國的貴族田氏,西漢建立后被朝廷遷到了關中,也就是現在的陜西。田氏家族太大,到關中后分為好幾房,按數字排列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時間長了,有幾家房頭的序列號就成了姓氏。

第五倫的家,在京兆長陵,即今咸陽一帶。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亂,盜匪四起。年輕的第五倫為人勇武,號召力大,宗族們就團結到他身邊,結寨自保。亂兵來襲時,第五倫就帶著宗族子弟堅決抵抗,來一撥打一撥,十分硬氣。天下各路人馬都打不進他的營寨。當時糧食緊缺,石米萬錢,餓死了很多人。第五倫合理調度,妥善周濟,保全了自己的宗族和親戚。因此他出了大名,成了當地有名的賢士。

戰亂結束后,第五倫就帶著自己的宗族隊伍投奔京兆尹鮮于褒,算是正式歸順了東漢政權。

鮮于褒看第五倫這個年輕人不錯,就安排他在郡中先擔任小吏,準備好好培養他重用他。但沒過多久,鮮于褒犯了事,被貶到外地。臨行時,鮮于褒擔心自己家族遭難,還專門向第五倫托付了一番,可見二人交情之深。

鮮于褒走后,繼任者叫蓋延。第五倫在蓋延手下做小吏,具體職務是鄉嗇夫,管一個鄉的賦稅和訴訟。他的工作很有成績,百姓們評價也很好,但是和蓋延的關系沒有處好。

蓋延是個貪官,喜歡胡作非為,第五倫認真勸諫過幾回。蓋延不但不聽,反而記恨上了。所以,第五倫在蓋延手下就沒有一點發展空間了。

第五倫是個能干事的人,不甘心長期沉淪下去。想了想,干脆跑吧。就帶著家人渡過黃河,來到了河東郡。在職的小吏扔下工作逃走,是要被處分的。所以,第五倫到河東后,就改名換姓,對外聲稱叫“王伯齊”。老家的親戚朋友都不知道他跑哪兒去了。

河東的最大特產就是食鹽。

第五倫弄到一個官鹽販子的資格,把河東鹽池的食鹽拉到太原郡和上黨郡去賣。太原郡是現在的太原和晉中,上黨郡指現在的晉東南。在這兩個郡銷售,生意做得應該是不小的。

古代商人很有錢,但社會地位低下,處處都遭人歧視。

但這個叫“王伯齊”的鹽販子卻在太原上黨各地混出了好名聲。為啥呢?

第五倫每到一處做生意,總會自覺地幫助人家打掃衛生,把店鋪、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徹底弄干凈了才會離開。所以,他特別討大家的喜歡,成了有名氣的鹽商。

時間長了,鹽道上的人就給“王伯齊”取了個綽號,叫“道士”。

那時候中國還沒有和尚,只有方士道士。人們看見嚴于律己、堅持修身的人,就會當他是個有道之士。

這事情說明,第五倫的品德是很好的。

幾年之后,老領導鮮于褒又發達了,他向京兆尹閻興推薦了自己的老部下第五倫。不知道是誰把“王伯齊”從鹽道上找著的,反正很快閻興就召第五倫回故鄉,擔任主簿。這個職位,大致相當于領導的秘書,主管文書工作。

第五倫干了一陣子主簿,得到了閻興的賞識。當時長安一帶錢幣混亂,貪官和奸商都在私鑄銅錢。閻興就派第五倫擔任“鑄錢掾”,監管錢幣,并兼管“長安市”。這個“市”,指的是“市場”。第五倫很快就把私鑄錢幣的歪風邪氣給剎住了,把偌大的長安市場也管理得很好。他本人由此成功轉型為“名吏”。

第五倫當時的級別,是有機會讀到詔書的。他每讀一次詔書,就當眾發出議論:“這是一位圣明的天子。假如我能見到他,一定能引起他的重視。”同僚們就挖苦他,說他以前連個小小的蓋延都搞不定,怎么能說動“萬乘之主”呢?

第五倫說:“以前那是沒有遇到知己,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已。”

后來,第五倫被舉為孝廉,升了官,果然有機會覲見光武帝劉秀。見面深談了兩次,他果真受到劉秀高度賞識。史書沒有記載他們論政的正經話,只記了幾個有趣的段子。

第五倫當時已經有“能吏”和“廉吏”之名,流傳的相關故事不少。劉秀笑著問:“聽說你當小吏時,曾經打過自己岳父的板子?又聽說,你和堂兄關系不好,從來不去他家里吃飯?”

第五倫苦笑道:“我結過三次婚,三個妻子都是早年喪父的,所以我沒有岳父。另外,我小時經歷過戰亂,經常挨餓,遭人白眼,所以后來就從不到別人家里吃飯。”

劉秀又問:“聽說你管理市場時,從來不受賄。有一回,別人送給你母親一盒糕餅。你看見后,立即從母親手里奪走了餅盒,還把母親吃到嘴里的餅渣掏了出來。有這回事嗎?”

第五倫繼續苦笑:“絕對沒有!這是大家見我愚蠢固執,故意編造出來的。”

這幾個段子,實際上是說第五倫作風猛厲、為官清廉。只是猛厲和清廉得有點過分而已。

有光武皇帝的賞識,第五倫很快就做了大官。但后來也遭過冤屈,受過處分,罷職為民,又東山再起。到漢章帝時期,他官至司空。漢代這個官職原名是御史大夫,管監察的,是三公之一。

第五倫一輩子,基本上就是個清廉能干的猛人,但讀書少,學問差,官場上的人看不起他這一點。

晚年,第五倫還有個著名的段子。

大家都覺得第五倫是大公無私的人,有人就找過去追根問底:“你到底有沒有‘私’呢?”

第五倫很老實地回答道:“有啊。以前曾有人送給我一匹千里馬,我沒要。但是,到了選拔官員的時候,我心里總惦記著那個人,想提拔他一下。不過,最后還是忍住了。還有,我侄子生病時,我一晚上能跑過去看十回,但看完了就呼呼大睡。到我兒子生病時,我雖然一次也沒去看,但竟然牽掛得整夜都睡不著。你說,像我這種心態,怎么能說是無私呢?”

看來,第五倫雖然不精通儒家經典,但還是懂一些修心之道的,時時都在反省自己,時時都在拷問自己的心靈,真誠無偽。

這種人往往都是能長壽能善終的。

第五倫擔任司空時,幾次請求退休。最后,皇帝批準了,還給了他極優厚的待遇。讓他退休后可以享受每年二千石的俸祿,又加賜五十萬錢,一座大豪宅。他八十多歲去世后,皇帝又賞了很多東西,極盡哀榮。

他兒子第五頡、曾孫第五種傳承了家風,也都是東漢時期的名吏。

河東歷代的大鹽商有無數,第五倫可能是最有出息的那一個。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