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5-17
■梁志俊
生命,是一個從荒蕪到芳草萋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最不能忽略也無法忽略的是生命的搖籃——家。因為有家,因為有深沉的牽掛,生命才不會因無根而枯萎;也正因為有家,因為有如此深沉的牽掛,生命才會熠熠生輝。
自從出現家庭以來,家已成為人們抗御災難、承受艱辛的堡壘,成為人們品味生活、享受人生的樂園。對家庭的依戀是人們對祖國、家鄉、故園依戀的凝聚。
(一)
家是什么?什么是家?
社會學家說,家是社會的最小細胞。
哲學家說,家是個結構,但不是結構主義。
史學家說,家屬于歷史,歷史必有開端。
統計學家說,家近乎數字,但能千變萬化。
文學家說,家需要比較,比較代表文明。
恩格斯說,家庭就像一個蘋果,切掉一半就不再是一個蘋果。
艾默生說,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貧窮時,家是一個窩。
戰爭中,家是一副籮筐、一根扁擔。
動亂時,家是一汪平靜的清泉,又是一座精神的圣殿。
太平時,家是一座博物館,又是一個加油站。
孤獨時,家是黑夜里的北斗,沙漠里的綠洲。
富裕時,家是一帖清醒劑。
平日里,家是人生的城堡、溫馨的腹地、生活的愛窩。
家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夢想遠航的起點、歡樂幸福的歸宿。
家是靈魂的廣闊海灘、精神的太陽浴場。
家是不可割斷的血脈相連、難以摧毀的永久記憶。
家是月光下的濃濃傾訴、夕陽里的輕輕攙扶、遠行時的聲聲叮嚀、重逢時的滾滾淚珠。
家是人性的凝聚力和同心力的所在、人倫的博愛和道義之本。
我曾以為,家是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是福克納筆下的《喧囂與躁動》,是易卜生筆下的《玩偶之家》,是錢鐘書筆下的《圍城》,是巴金直言不諱的《家》,后來,漸漸才明白,家不僅僅是文學大師所創作的這些興盛的家、曇花一現的家、破敗的家,更是中華民族的詩禮之家、書香世家。
其實,人的故鄉不止一個,凡住過的地方都是家。對于每一個人來說,無論身處何地,如果能夠心境安然,哪里都是家。正如白居易所說:“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路遠誰能念鄉曲,年深兼欲忘京華。忠州且作三年計,種樹栽桃擬待花。”
(二)
家的主體是什么?
生命是需要巢穴的,所有的巢穴都離不開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構筑。能否構筑一個舒適的家、幸福的家、溫馨的家、和諧的家,決定的因素是家庭主體的夫妻。
從幾何原理上看,家是同心圓。如果把一對男女比作半徑不同的兩個圓,兩圓相切就會成為異性朋友,兩圓相交就會成為情人,如果永遠是同心圓,就會組成一個家庭。因此可以說,家是一對男女永不畢業的大學,是夫妻間的心理診所,也是以夫妻為主體的多人世界。
愛是一個圓,夫婦之間,你為我圓,我為你圓,在成全摯愛的圓中,也同時成就了事業之圓、家庭之圓,自然有了圓滿的人生。
夫妻就是一副對聯。紅對綠,雨對風,大雁對長空;夫對妻,婆對公,才子對佳人。夫與妻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妙對。
對聯有正對、反對、寬對、嚴對。夫與妻呢?亦有許許多多的配對法子。英雄配美人,才子結佳麗,是人世間的絕配。趙明誠與李清照,一是金石專家,一是詞中紅粉,志同道合,趣味相同,對杖對得何其工整!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周郎與小喬,才對貌,武對文,陽剛對陰柔。世俗中所求的門當戶對,即是才貌相齊、高矮般配,龍鳳呈祥、鴛鴦戲水,蓮開并蒂、花好月圓,此謂正對。而紳士縉紳偏愛小家碧玉,大家閨秀鐘情山野樵夫,虎背熊腰的壯漢娶了個小巧玲瓏的可人兒,鶯歌燕舞的多舌女嫁了個撞扁鼻子不出聲的憨漢子,急驚風配了個慢郎中,丑女孩挽了個俊相公。一正一反,一剛一柔,一凸一凹,一富一貧,皇帝與嫫母,俊的俊得不得了,丑的丑得神奇,俊的忠貞,丑的賢惠,也同樣白頭偕老、舉案齊眉,人皆稱頌,又何嘗不是天作之合、人敬人羨?夫妻作對兒,也可以做成反對,取長補短,相輔相成。陰陽之道,貴于相補而致平衡。
紅紅的對聯貼在家門兩邊,燦爛生光,喜氣洋洋。對聯都成對成偶,成對成偶便是好聯。丈夫要有個好妻子,妻子要有個好丈夫。獨聯與單身都不完美。夫妻要像對聯壁掛家門一樣,都成雙成對,勞作時對對,休閑時對對。
夫妻這副對聯,不能只寫在紙上,而要在行動中對巧、對好、對對。因為,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夫妻相處靠妥協。婚姻是一種妥協藝術,是一對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
夫妻持家,家庭健康最重要,生活幸福離不了。家,可以比喻成一座花園,精心呵護,則百花齊放;失去呵護,則一片凋零。家需要慈母般的愛心、園丁般的精心和織女般的細心。男人是土壤,女人是雨露。沒有責任感,沒有至真至純的愛,沒有家庭健康的意識和理念,家就不成為家,花園就無法茂盛鮮艷。
(三)
美好的家,應該以人為中心,以愛為半徑。
家是一個溫馨而甜蜜的字眼,能把每個人的心融化。家是心中的支柱依靠,為我們撐起頭頂那一片藍天。就算我們走遍海角天涯,總有個家在心中縈縈牽掛。
只有家才能哺育出一代代生靈。從原始社會的群居雜居,到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乃至今天的一夫一妻,家的變遷史就是濃縮了的文明史。
家是童年的一首歌,家是其中的一幅畫。門前的柿子園,屋后的小池塘,看家的小黃狗,夏夜的螢火蟲,還有高高的桑葚樹下,奶奶用蒲扇搖出的一個個古老的故事,組成一幅家庭的美景,成為心中永不褪色的底片,成為縈繞腦際的永久回憶。
家是生產甜蜜的工廠,家是打烊的客棧。鍋碗瓢盆交響曲成為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吟唱的歌謠。清晨搗衣的棒槌聲聲、午間剁豬草的刀擊聲聲、靜夜里納鞋底的拽線聲聲,是母親清麗的獨唱。
人生是一只漂泊的舢板,家是遠航歸來的港口。在辛勤的艱難跋涉之后,家是修養安歇的暖巢。這里有父母的深情關愛,有夫妻間的甜蜜溫馨,有兒女的天真童趣,有享不盡的天倫之樂。在家里敞開心扉,沒有隔膜,沒有怨恨;在家里,溫情就像一壺美酒,好香好醇。家帶給我們幸福美滿,給我們很多很多,讓我們不可舍棄,不可分離,不可疏遠。
家是穿透人生的一縷情絲,當你一人客居他鄉的時候,無論有何等的榮華富貴,也不論有何等的高官厚祿,在情感上縈繞不止的,總是家的身影。當生活凄風苦雨將你折磨得傷痕累累的時候,撫平你的創傷,給你精神上慰藉的,還是從家里帶來的那份情。
人最幸福的時候,想到的是家,最痛苦的時候,想到的也是家,家是全家老小終生的牽掛。把家裝在心里,痛苦憂愁壓不垮;把家裝在心里,愛會伴你走天涯。
家的甜美溫馨是任何語言無法抒寫的漫漫人生路,再沒有比家更溫暖的去處了。家里裝的是實實在在的、平平常常的日子。在家可以撒嬌,也可以打噴嚏;可以舒筋骨,也可以栽培志趣;可以毫無顧忌地回歸天性,也可以倒轉時鐘去尋找歲月的足跡;可以觀魚賞花自制佳肴,美化休閑的時光,也可以打點行裝、充氣加油,準備揚帆遠航。
德國詩人歌德有句名言:“不論是國王還是農夫,誰在家里找到安樂,誰就是最幸福的。”人生最難得的是家庭的溫馨、父母的疼愛、親人的牽掛。從這個意義上講,花多少時間去經營這個家都是值得的。
(四)
家有小家、大家之分,血緣關系組成的是小家,地緣關系組成的是大家。家的每一個足跡和國的每一寸土地,是聯系小家和大家的紐帶。愿血緣地緣總相續,小家大家皆歡喜。
辦小家的事,要以不損害大家的利益為前提。把小家裝在心里,推廣到大家的范圍,就是把祖國裝在心里,把人民裝在心里。亂世舍小家為大家,盛世則要和小家固大家。
不管小家和大家,都離不開事業,而事業也不能沒有家。建立在事業上的家庭是最穩固的家,建立在家庭上的事業是最甜蜜的事業。家好比地基,事業如同大廈,地基越深越牢靠,大廈便可以越輝煌。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很小,讓每個人日日牽掛;國很大,滋育代代炎黃子孫。家是我的家,國是我的國。家是幸福的洋溢,國是榮譽的毅力。我愛我的家,我愛我國家。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