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0-04-14
■市農業農村局 姜慧民
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文明鄉風越來越成為全市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成為凝聚人心、潤物化人的重要依托。通過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深入推進文化惠民工程,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優秀家風評比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基本遏制住了以前農村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為全市、全省推動鄉風文明建設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借鑒。
今年年初,市農業農村局向農業農村部推薦申報了雷家坡為全國村級“鄉風文明建設”優秀典型案例村,最終雷家坡村作為全省唯一順利入圍,向全國展示了我市鄉風文明工作的突出成效。
下一步,將積極爭取政策和項目,積極對外推薦我市鄉風文明優秀典型案例,在河東鄉土文化傳承工程上發力,合力推動我市鄉風文明建設,進一步彰顯運城魅力,提供運城經驗。
一是做好農耕源頭歷史文化品牌建設。
充分挖掘開發“嫘祖養蠶”“后稷稼穡”“舜耕歷山”“舜都蒲坂”“禹都安邑”等中華農耕源頭文化,在保護傳承的基礎上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加快推動農耕文化博覽園建設,探索建設集“體驗式農業、度假式農村、服務式農民”于一體的農村博物館,豐富充實“古中國·新運城”的農耕文化品牌。
二是做好沿黃河文明歷史文化廊帶建設。
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契機,以黃河文化觀光旅游發展為牽引,加快構建我市沿黃河文明歷史文化休閑觀光長廊,推動沿黃美麗鄉村示范帶建設,進一步增強運城黃河文化的穿透力和影響力。
三是做好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示范區建設。
圍繞“關公故里,大運之城”“古中國·新運城”等文化旅游品牌形象,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農耕文化示范區,打造特色文化產業鄉鎮、文化產業特色村和文化產業群,推動更多具有運城特色的文化產品走出運城、走向全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