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0-01-10
1933年,巴金和鄭振鐸等人在北京創辦了《文學季刊》。巴金向冰心約稿,這是兩人的第一次見面。抗戰期間,巴金和冰心在重慶再次相見,當時冰心生活比較困難,巴金主動說:我來給你編一套書,放在開明書店出版,讓你拿點稿費。隨后巴金編輯出版了《冰心著作集》。這件事冰心記了一輩子,兩人從此成為患難中的朋友。
20世紀80年代,兩人友誼進一步深化,成為人生難得的知己。當時巴金心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呼吁建造中國現代文學館。冰心積極響應,并將自己一生收藏的最珍貴的字畫獻給了文學館。同樣,冰心的事也就是巴金的事。1992年,冰心研究會在福建成立,巴金出任會長,并對冰心文學館的建設給予大力支持。
1994年1月,冰心在巴金畫像旁題寫贈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此際當以同懷視之。”巴金在題字中說:“冰心大姐的存在就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她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前面的道路,她比我更樂觀。燈亮著,我放心地大步向前。”
冰心認為巴金是一位最可敬佩的作家。她說:“我愛他就像愛我的親弟弟一樣。他的可敬佩之處就是他為人的真誠。”而且冰心夫婦一致認為巴金“對待戀愛和婚姻的態度上的嚴肅和專一,是最令人敬佩之處”。
晚年的巴金是孤獨的,而冰心的友情是巴金最大的安慰。
(《人民政協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