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新中國崢嶸歲月)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

來源:新華社CNML文字發布者:時間:2019-10-30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下發一號文件,肯定我國農村正在出現的包產到戶、包干到戶等各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此后,包產到戶、包干到戶(后稱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一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得到了普遍推行。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精神的鼓舞下,我國農村許多地方逐漸突破“不許包產到戶”的限制,普遍實行了多種形式的生產責任制。其中在安徽鳳陽縣出現了比包產到戶更徹底、更簡便的包干到戶的形式,即舍去包產到戶中將勞動成果轉換成“工分”進行分配的環節,農戶將收成按規定直接完成上交任務后,剩余部分全部歸己所有。按農民的說法,就是“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由于這種做法把勞動成果和農民的收益直接相聯系,因而最受農民歡迎、增產效果也最明顯。

1980年9月14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開各省(區、市)黨委第一書記會議。這次會議的紀要肯定了在生產隊領導下實行的包產到戶是依存于社會主義經濟,而不會脫離社會主義軌道。從而打破了多年來把包產到戶等同于分田單干、等同于資本主義的觀念,實現了黨在農村政策上的重大突破。

 從1982年到1986年,中央連續五年都以“一號文件”的形式,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給予明確肯定,并在政策上積極引導,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改革的突破和農業生產的發展。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