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19-10-28
每周的雙休日,我總會把家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進行一次全面清掃。不久前,當我擦拭客廳照片墻時,看到了今年3月和荊保山同志的合影,不禁再一次想起當時聽荊保山作先進典型報告會時的場景。
今年上半年,全省開展“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3月19日上午,作為自然資源系統的先進人物,荊保山走進了運城市自然資源局,為全局干部職工作了一場生動的報告。我當時被抽調在局“改革創新、奮發有為”大討論領導組辦公室工作并負責照相,所以有幸和荊保山同志合影。以前就聽過荊保山這個名字,后來在2014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局里組織我們觀看過以荊保山為原型的電影《保山》,那時就被電影中的故事情節所打動。這次能夠親耳聆聽荊保山的先進事跡,更讓我由衷欽佩這位守山26年的英雄。
報告會上,他同我們分享了從1987年轉業到平陸縣國有林場至2012年退休這26年的守山故事。從海拔五千米的唐古拉山兵站轉業后,他服從組織安排,去了平陸縣國有林場工作。在條件最艱苦的云蓋寺瞭望臺,他守著十萬畝油松,忍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一干就是26年。這26年也是人一生當中最美好的時光,可他卻把這些時光奉獻給了中條山的護林事業。也因此,他先后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半年過去了,但只要一看到我們的合影,我就會想起他的事跡,想起他26年如一日的堅守。一件小事,一件平凡的事,只要你一直認真地做下去,它就是件大事,就是件了不起的事。荊保山,一個值得你我都學習的榜樣!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