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氣象報時間:2025-11-07

夏縣介子推文化園陶寺古觀象臺示意圖 記者 劉亞 攝
位于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東坡溝村的陶寺古觀象臺是陶寺文化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被國家文物部門定為國家級重大考古發現。它使“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這一古老記載有據可考,把傳說變成了現實,它的建成時間比著名的英國巨石陣觀象臺(公元前1680年)還要早500多年。它是我國觀象臺的鼻祖,是一座實現天人對話的神壇。
陶寺古觀象臺集觀測、祭祀功能于一體,建筑形狀奇特,結構復雜。在陶寺遺址可以看到有一座直徑約50米的半圓形建筑,為三層夯力結構。臺座頂部有一個半圓形觀測臺,以觀測臺為圓心,由西向東方向呈扇狀排列著13個土坑,與之相對應有13根土柱。古人利用兩根土柱之間的縫隙來觀測正東方向的塔兒山日出,并依據觀測到的太陽光影推測出一年中的十二個節氣。此外,據專家考證,這座平臺當時還被用于祭祀。
古人對于自然是敬畏的?!渡袝虻洹酚涊d,在舉行禪讓典禮時,堯帝要把天文觀測儀器親自授給舜帝:“正月上日,受終于文祖,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痹诖笞匀幻媲?,古人是智慧的。他們既執著于探秘,又懂得順應天意、順勢而為、合理利用。觀測臺上12個觀測縫隙在不同時節與塔兒山日出光影的精確吻合著實令人驚嘆不已。那是古人無數日夜千百萬次的虔誠守望與記錄的產物,那是他們用智慧實現與天對話的媒介。他們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制定了歷法,并依據所掌握的知識指導當時的農業生產。 (《中國氣象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