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5-15
胡春良
特別佩服古人的才情與智慧,比如二十四節氣的確立與命名。一直以來,我對立夏這個節氣名字的含義不清楚,當網絡上充盈著“立夏”的信息時,我靜心一探究竟。原來,“夏”指“大”之意,立夏就是說春天播種的莊稼都長大了,有著深厚的農耕文明印跡。我突然覺得這個立夏成了動態的,似乎可以理解為莊稼立馬長大了,齊刷刷地生長成為心中奔涌的感動。
說起立夏,我想到一條諺語:立夏無雷聲,糧食少幾升。這諺語說明立夏降水對莊稼的重要性。也許蒼天有靈,希望人間有個好收成,立夏這天真的打雷了,雷聲很響很響,讓人不由得想到童年時每每打響雷時爺爺總會說老天爺肚子疼了。今年老天爺肚子格外“疼”,疼得“淚水”滂沱從天而降,而且當天還沒“疼”夠,第二天又“疼”了一場。這雷聲,這喜雨,是希望的序曲。
立夏了,我想起童年的家鄉。家鄉大山里,當年主要種植玉米和麥子,立夏時玉米剛好鋤頭遍草,并間苗。莊稼人把鋤頭收拾得锃亮,頭戴草帽或白羊肚毛巾在田間勞作,汗水和著飛塵,頭頂日頭,一鋤一鋤,那是生存的平凡戰歌,那是世世代代對土地的眷戀。外祖父是莊稼把式,他下鋤深、步幅大、速度快,他鋤過的莊稼總是以別樣的茁壯致敬他的辛勞。立夏時節莊稼鋤草非常關鍵,難怪有民諺曰:一天不鋤草,三天鋤不了。
立夏時節,山間的小麥正是灌漿期,不規則的各種地塊,麥苗成為別樣的風景。山里都是旱地,灌漿期的降雨尤為珍貴,所以人們總祈愿立夏時節打雷下雨。那及時雨的潤澤,小麥挺直腰桿,以百倍努力回報農人們的辛勤。那一塊塊麥田,那一壟壟麥苗,成為最幸福的渴望!
也許是我多愁善感,又有一句民諺在腦海中奔騰:立夏到小滿,種啥也不晚。立夏是個美好的節氣,給每顆種子以展示生命的機會,一如智者直面眾生,亦如尊者胸懷蒼生。這里面的生存密碼、生命哲學讓人慨嘆。立夏是生命的張揚與狂放,讓每顆種子都找到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滿架薔薇一院香”,這是唐代詩人高駢《山亭夏日》中的詩句,充滿了意境。院落充盈花香,這是夏天的風情,哪怕是低矮的土墻,哪怕是破洞的木門,哪怕是簡單的茅草屋,立夏用芳香來表達,這是原生態的美。當然,立夏不僅僅有一院薔薇香,還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更有“水光瀲滟晴方好”……
春天走了,夏天來了,一如生命的季節變換,風云十萬里,滄桑舞流年,心里的希望和溫暖讓我們更深地祝福:山河錦繡,國泰民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