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4-02
李 旸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鮮明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必須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市人社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生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緊扣中央、省委、市委決策部署,用好“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扛牢“穩就業、保民生”歷史使命,全面夯實“業有所就、老有所養、勞有所得”三個保障,全面加強“人力資源招引、培育”兩個支撐,為我市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運城實踐筑牢民生根基。
保障業有所就,加速推進共同富裕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我們要大力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緊緊抓住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脫貧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這一“牛鼻子”,全面深化就業體制機制改革,強化覆蓋全市的公共就業支持體系,用好用足專項招聘、勞務輸送、職業提升、崗位幫扶等各類就業渠道,擴大全市就業的容量、增量和質量,持續推動廣大人民群眾就業增收。
堅持把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作為重中之重。實施青年服務攻堅行動,精準提供每人至少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和1次培訓或見習機會,即“1131”實名服務;實施“春風行動”、大中城市聯合招聘等公共就業服務活動,確保周周有招聘、月月有專場;挖掘市場、城鄉、社區就業潛力,落實就業創業獎補、創業擔保貸款等穩崗政策;發揮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聘、培訓、指導、管理、派遣等產業鏈優勢,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周,人力資源服務進校園、進企業等活動,幫助高校畢業生科學擇業、充分就業。
堅持把農民工等務工群體穩定就業擺在突出位置。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縱深推進跨區域勞務協作,發展壯大運城特色勞務品牌,建設推廣一批省級勞務品牌,打造更多獨具運城特色的“好名片”“金招牌”,穩步擴大務工規模和務工收入;完善“就業社保服務社區村村全覆蓋”網點、零工市場、鄉鎮就業服務站功能,推動“15分鐘就業服務圈”覆蓋城鄉、便捷可及;深化就業信息資源庫和就業信息平臺應用,運用大數據手段促進勞動雙方快速匹配、高效對接。
堅持把就業困難群體幫扶舉措落到實處。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困難人員的精準幫扶,及時發現、迅速聯絡、精準幫扶、動態管理,摸清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狀況、就業意愿、培訓需求等信息,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納入就業援助范圍,用好公益性崗位兜底政策,保障困難群體就業穩定、增收可靠。
保障老有所養,不斷厚植幸福底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會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國安邦的大問題。”
我們要持續推動社會保障體系結構優化、覆蓋全民,不斷鞏固和擴大惠民效能。推進參保擴面行動,廣泛宣傳社保惠民政策;持續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不斷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鼓勵引導符合條件的企業為職工建立年金;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有序發展”原則,做好個人養老金制度實施工作,更好滿足多樣化養老需求;及時足額落實各項社保待遇,穩步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困難群眾補助標準和失業保險金標準;用好社會保險基金多部門數據共享機制,維護基金安全運行;發揮“就業社保服務社區村村全覆蓋”優勢,推動退休、員工錄用、靈活就業“一件事”“打包集成、一站辦理”,開通“線上辦”“自助辦”“幫代辦”等便民服務,用扎實有力、高效便捷的政策和服務,保障千家萬戶、溫暖百姓心坎。
保障勞有所得,加快塑造文明風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有效治理就業歧視、欠薪欠保、違法裁員等亂象。我們要切實提升勞動關系現代化治理能力,堅持管控結合、獎懲并舉,一體推進事前指導、事中監管、事后糾治,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讓勞動者更有保障、更有尊嚴、更有底氣。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完善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規范勞務派遣用工;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指導平臺企業依法制定報酬支付、工作時間等規則;實施電子勞動合同推廣行動,大力推進電子勞動合同在就業登記、社保經辦、勞動監察等場景應用,形成閉環監管體系;擴大和諧勞動關系單位示范引領作用,鼓勵和指導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實施項目源頭治理。加大監察執法力度,深入工地一線“地毯式”排查涉欠風險,及時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發揮工資支付信息監控平臺作用,對全市在建工程項目實施信息化預警,對支付疑點進行快速核查,保障農民工工資及時支付到位。
高效治理涉欠問題。推動各類欠薪線索“動態清零”,清晰案情“三日清零”、重大案件“限期解決”、疑難問題“領導包案”;縱深推進勞動監察、勞動仲裁與司法、公安等部門高效銜接,及時化解矛盾,推動廣大群眾安“薪”就業、放心勞動。
聚焦發展需求,強化人才招引、培育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才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供需不匹配,是當前我國就業領域面臨的主要矛盾。解決這一矛盾,關鍵在于加快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我們要聚焦全市重點發展戰略,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加大人才培育供給力度,有效紓解產業轉型和企業經營壓力,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向前邁進。
主動引導優質人力資源,流向積極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區建設中去。做好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才引進、“三支一扶”等工作,提供高效、公平、安全的考務服務;深化職稱評審改革,拓展人才發展空間,激發廣大人才干事活力。
主動培育優質人力資源,支持傾力打造產業轉移優先承接門戶、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內陸地區對外開放門戶建設。堅持“發展需要什么、我們就培養什么”,大力實施訂單式、菜單式、項目制技能培訓;發揮“技能運城”建設優勢,深度聯合我市公共實訓基地、職業院校,推行工學一體精準化培養模式,促進更多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技能大師和非遺傳人涌現河東、展現風采、貢獻力量。
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圍繞“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敏銳把握高質量發展的新形勢、新業態、新機遇,以更強決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服務發展大局、增進民生福祉,抓好“三保障兩支撐”,千方百計為全市推動高質量發展、書寫中國式現代化運城新篇章夯基固本、蓄能增勢,全力以赴讓老百姓的生活越過越美好!
(作者系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