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19
關戰兵
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指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抓好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要搭建平臺、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今年,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鏈主”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目前,鹽湖區產業鏈的“鏈主”企業仍存在“科技含量低、產業鏈條短、集聚能力弱、規模體量小”的突出問題和制約瓶頸。大力培育發展和鞏固壯大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是實現市委提出的“一城兩區三門戶”目標和思路、加快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以及推動城市全方位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必答問題、常修課題和永恒主題。
一、放眼全球,科學決策
穩定牢靠、充滿活力的產業鏈、供應鏈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基石。“鏈主”企業在促進新動能快速成長、增強產業循環內生動力及服務國家和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中發揮著引領支撐作用。培育發展和鞏固壯大“鏈主”企業,是引領產業鏈實現自主可控的“領頭羊”、安全穩定的“壓艙石”、循環暢通的“架構者”、持續攀升的“加速器”。因此,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中,面對紛繁復雜的經濟形勢,應當放眼全球、把握機遇、精準遴選、科學決策。大力培育發展和鞏固壯大產業鏈“鏈主”企業,根據產業結構、規模體量、科技水平、市場份額的比較優勢,結合全國行業發展變化動態趨勢,按照關聯性強、契合性高、協作性緊等遴選標準,聚焦鹽湖區6條重點產業鏈,確定中磁科技、石藥銀湖、宏明空調、天海泵業、安運風機、黃河新型化工六大產業鏈“鏈主”企業。作為產業鏈的“鏈主”企業,應充分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在建鏈、延鏈、補鏈、強鏈方面打頭陣、當先鋒、作砥柱、挑大梁。“鏈主”企業的企業家要以中磁科技為榜樣,大力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堅持科技興企、產業報國。同時,“鏈主”企業的企業家要與時俱進、放眼未來,與時代、國家同頻共振,與行業、市場同命共運,與企業、團隊同舟共濟,建立產業鏈體系之間的理念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二、“四鏈”融合,激發動能
大力培育發展和鞏固壯大產業鏈“鏈主”企業,加快推動解決“科技含量低、產業鏈條短、集聚能力弱、規模體量小”的突出問題,根本在于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有機統一。
創新鏈是核心,產業鏈是基石,資金鏈是關鍵,人才鏈是根本,要正確把握“四鏈”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底層邏輯。一是用好平臺體制機制和產業政策優勢,強化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加速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協同創新模式,以高強度的科技研發和強力度的成果轉化,增強產業鏈“鏈主”企業的科技競爭能力,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以中磁科技等為代表的六大“鏈主”企業,應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充分利用運城轉型綜改示范區和“晉創谷·運城”的產業政策優勢,主動“走出去”“請進來”,加強與周邊科技創新平臺及高校的合作,建立互利共贏合作機制,強化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提升產業鏈和“鏈主”企業的創新力、集聚力、引領力和影響力。二是產業鏈“鏈主”企業要精準研判和把握國內國際產業鏈發展變化態勢,發揮產業鏈“鏈主”企業的主導集聚能力和龍頭牽引作用。堅持強化需求引領供給和突出供給創造需求相結合,以深厚的科技含量、卓越的產品質量,引領產業鏈和“鏈主”企業做大規模體量、拓展市場容量,創造可觀的經濟社會效益,把鹽湖區六大主導產業打造成為“有效投資、有根產業、有穩定就業、有持續稅源”的穩固產業鏈條。三是產業鏈暢通循環和“鏈主”企業做優做強的關鍵是資金資本。“鏈主”企業應當“兩手抓”,堅持招商引資和項目融資并重,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持續發力,運用產業資本、金融資本經營發展壯大企業,既要充分運用股權融資、產業基金、債券發行等有效形式,又要積極大膽探索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戰略資本的落地方式,確保產業鏈暢通循環和“鏈主”企業穩健發展。緊盯國家新興產業政策形勢和金融信貸投向領域,運用高度匹配、專業管用的金融政策工具包,搶抓重大機遇、抓早抓準抓實,通過固鏈、強鏈、延鏈、聚鏈,進一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同時,以先進的科技實力和雄厚的資本實力,加快推動“鏈主”企業數智化轉型賦能,以“鏈主”企業的數智化轉型提升產業鏈系統整體數智化水平,鼓勵“鏈主”企業率先應用數智技術改造生產經營系統、拓展數智化應用場景、新智能制造模式,發展實際適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立產業鏈企業數智化轉型服務“資源池”,實現數據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深度融合,賦能整體產業鏈朝著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四是“四鏈”深度融合的根本是人才。做實、做強、做優、做大六大產業鏈和“鏈主”企業,最為緊迫的是面向國內國際市場,招引和聚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高素質經營人才、高能量營銷人才,激活引領產業鏈和“鏈主”企業發展壯大的活水源頭。還可以通過技術合作、課題共創、資源共享等方式,招引和聘用各類高端技術人才,以真誠真心招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堅持人才鏈引領創新鏈、創新鏈布局產業鏈、產業鏈聚集人才鏈,以“四鏈”深度融合激發產業鏈整體效能和澎湃動能。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并充分發揮其核心作用,還需要搭建平臺、集聚資源、創新機制、提高效益。
三、機制創新,營造環境
體制決定機制,機制決定效能。沒有科學有效的機制保障,再好的運營管理體制也難以發揮效能作用。
一是培育發展和鞏固壯大產業鏈“鏈主”企業。應當充分發揮國家和省、市支持發展壯大產業鏈的政策扶持優勢,立足省級“鏈長制”工作組織體系,學習借鑒和運用落實“鏈長+副鏈長+鏈主鏈屬企業+承載地協同地”的重點產業鏈協同推進機制,做到政策落實上下貫通、服務到位左右協同、內外循環暢通高效。
二是建立高效協同的“鏈主”企業運行服務機制。緊緊圍繞六大重點產業鏈和“鏈主”企業,發揮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重要作用,根據“鏈主”企業發展需求提供服務,推動重大技術實現創新突破;加快“鏈主”企業科技創新成果落地轉化,推動其快速推出市場化、商業化、社會化的應用場景;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可以協調各方資源,聚集各種生產要素,精準投資產業鏈“鏈主”企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深度融合聯動,激發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氣勢,并以產業資本為紐帶,建立產業鏈企業之間的利益聯盟,共同應對并抵御各種風險挑戰。
三是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是培育發展和鞏固壯大產業鏈“鏈主”企業的重要保障。政府職能部門應堅持把產業鏈“鏈主”企業滿意不滿意作為政務服務優化的重要標準,建立“無事不擾,有求必應”“企業吹哨,部門報到”的服務機制,在稅費服務、社會保障等方面為“鏈主”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應積極落實利企惠企政策,構建全鏈條、全天候、全過程服務新生態,加快推動產業鏈的“鏈主”企業、鏈屬企業做優、做強,為推動鹽湖區全方位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作者系鹽湖區政協委員)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