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時間:2025-03-12
普法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涵蓋經濟、政治、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涉及社會方方面面。推動形成各部門各負其責、互相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大普法格局是扎實推進普法工作走深走實的關鍵所在。新征程上,鞏固拓展普法工作成效,還要進一步推動精準普法創新發展。
創新普法內容,提供個性化的普法產品。切實提高普法質量,做到普法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就要圍繞群眾關心的問題普法,努力形成法治需求與普法供給之間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要順應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技術發展趨勢,進一步發揮“大數據+普法”的突出優勢,通過模型算法精準分析各類人群的不同法治需求,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普法產品,推動更多“私人定制式”“點單式”普法,實現普法從“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
創新普法平臺,充分運用互聯網新媒體。建設全國統一的法律、法規、規章、行政規范性文件、司法解釋和黨內法規信息平臺,及時更新數據,免費向公眾開放。用好融“報、網、端、微、屏”于一體的全媒體法治傳播體系,讓微博、微信、短視頻App、手機客戶端等都成為精準普法的平臺,構建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的法治宣傳教育網絡,推動線上普法和線下普法有機結合,形成多級互動傳播。
創新普法手段,提升受眾參與感體驗感獲得感。要在充分利用傳統有效的普法方式基礎上,創造更加多元多樣的普法手段,讓普法從單向式傳播向互動式、服務式、場景式傳播轉變,有效提升受眾的參與感、體驗感、獲得感,為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注入強大動力。要堅持效果導向,探索老百姓更加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準確解讀法律精義,傳播老百姓聽得懂、學得會、記得住、用得上的法律知識,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法治的溫暖和力量。 (摘編自《人民日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