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3-12
趙潤林
提升農業產業化質效和水平,是加速建設現代農業進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近年來,農業生產形勢在穩定和創新發展中不斷向好,但農業產業化的規模不大,質量也有待提升。現代農業建設進程中的各類矛盾和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深度思考。
扶持鞏固傳統農業產業
隨著農業內部結構的調整,農業生產的規劃布局日趨合理,糧食生產基本穩定,多種經營成效可觀。但各種經濟作物面積逐年遞增,對糧食安全生產也有一定的影響和沖擊,特別是農業防御和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還比較脆弱,應對自然災害還缺少相應的對策和組織擔當。因此,必須從改變觀念出發,從繁種優種覆蓋做起,實現種子革命的新跨越,努力在不同區域新建一批育種繁種實驗基地,持續推進農業產業化的種子興盛;充分采取租賃、托管等服務模式,實施大型機械進農田,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強化對農資的監管和科學使用,促進土地增產增效。積極圍繞改善農業生產的基本條件,多種成分結合、多種職能協調、多種功能互動,興修水利,平整土地,改善農田基本設施,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千方百計確保糧食豐產、穩產、高產。
聚合壯大優勢農業產業
經過近年的合理規劃、調整結構,農業產業發展已初步呈現出區域化、特色化、集約化、規模化的嶄新格局,各地品牌性的農產品已走俏國內外市場。但品質上的更新換代、推陳出新,新良種的培育和繁殖,經營上的示范與推廣,管理上的精耕細作仍然勢在必行。一方面,要遴選一批有知識、有技術、有專業的農業專家,組建農業智囊服務組織,按類型、分區域定期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實地培訓,培養出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新型農民,切實提升鄉村產業發展的人才支撐。另一方面,對有發展前景和競爭后勁的產業項目要給予政策、資金以及生產資料方面的優惠和支持,真正讓優勢農業的產業鏈條融會貫通、產業規模做大做強、產業品牌百花齊放。
培育扶壯特色農業產業
招商引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要為農業輸送新鮮血液,創造新的生機和活力,就必須把農業項目建設緊緊抓在手中,調整好思路,選定好布局,讓特色成規模,讓示范出樣板,在應用中去廣泛推廣。要堅持走傳統產業、基礎產業和特色產業相結合的生產經營模式,制定長遠和近期規劃藍圖,并以此為指導在扶持基礎產業、壯大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上走在前列,樹立榜樣、示范引領、以點帶面,促使各類優質高效的農產品項目脫穎而出,達到基地示范、點面結合、全面開花、增產增效的目的。
城鄉融合助推農業產業興盛
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不僅是延長農業產業化鏈條的重要措施,也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釋放鄉村活力的迫切要求。相關職能部門要牢固樹立為農服務宗旨,改善農業基礎條件,完善服務體系保障;要圍繞農業產業,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各盡其職,努力做到情感、職能和服務“三融合”;要引領協調、搭橋牽線,建立深厚的新型城鄉關系,為農業的蓬勃崛起開辟新的合作途徑。
發展壯大農業產業,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性的復雜工程,必須堅定信心,聚智賦能,城鄉統籌,同心攜手,全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不斷向縱深邁進。
(作者單位:鹽湖區北相鎮政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