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15
陳小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加快建設旅游強國、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特別是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建設旅游強國,讓旅游業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筑精神家園、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運城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山西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持運城打造山西省旅游熱點門戶的決策部署,堅持以文引流、以旅聚勢、以商增值,加快推進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全面提升綜合配套服務,著力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
以文引流,擦亮“國寶第一市”金字招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運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們要挖掘利用好寶貴的文化遺產資源,創新表達形式、創新展示手段,激活優秀傳統文化生命力,讓優秀傳統文化成為促進文旅產業發展的源頭活水。
深入挖掘文化內涵。緊緊圍繞運城獨具特色的黃河文化、根祖文化、德孝文化、關公文化、池鹽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依托全市的102處國保單位和28項國家級非遺項目,加強河東文化專題研究,組織專家、學者通過研討會、座談會、論壇等形式,深入挖掘其中的歷史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形成一批研究成果,以更加堅定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講好運城故事,提升運城文化軟實力。
加強文物活化利用。建立健全文物保護利用機制,全面提升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把文物價值轉化為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持續推進解州關帝祖廟,芮城永樂宮、廣仁王廟等國寶級文保單位的活化利用,加快創建“1+3”省級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推動永樂宮壁畫博物館、西陰考古博物館等標志性專題博物館建設,實施推進“國保開門”工程,打造一批文物保護利用標志性成果。
培育文藝精品力作。實施文藝精品創作提升工程,重點策劃、創作和推出一批深刻反映根祖文化、盬鹽文化、關公文化等河東優秀傳統的文學作品、戲曲精品、影視劇目,打造一批高藝術水準、高市場認可、彰顯時代價值的精品力作。大力推動優秀文藝作品“走下去”“走進去”“走出去”,持續實施“五個一批”群眾文化惠民工程,開展“我有拿手戲”群眾文藝大展演和“戲曲惠民,歡樂百姓”送戲下鄉活動,不斷滿足人民文化需求。
豐富文旅品牌活動。堅持以文旅活動賦能品牌建設,高標準舉辦關公文化旅游節、“黃河一號旅游公路”千車萬人游活動等文旅節會活動,舉辦運城市春夏游和秋冬游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加強市縣聯動、區域聯合、政企聯手,鼓勵社會企業通過市場化的形式舉辦有品質的特色文旅活動,打造“國寶第一市”文旅活動品牌,不斷提升運城文旅形象。
加強文旅宣傳營銷。以“國寶第一市”為主題,通過主流媒體平臺對運城文旅持續宣傳報道,整合市縣兩級文旅部門的抖音、小紅書官方號和微信公眾號等,構建“一抖一書一微”文旅宣傳矩陣。發揮運城航空口岸開放和開通國際航班的優勢,抓住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機遇,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通航國家開展精準宣傳營銷,圍繞重要客源地,投放平面宣傳廣告,舉辦宣傳推介活動,持續為運城文旅引流開源。
以旅聚勢,打造“旅游友好型”城市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旅游業從小到大、由弱漸強,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征的民生產業、幸福產業。我們要充分發揮文旅產業強大的集聚支撐作用,推動文旅產業規模逐步壯大、要素體系日趨完善、服務品質顯著提高,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城市環境。
加快景區提檔升級。全力推動關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區成功掛牌國家5A級旅游景區,運城鹽湖旅游度假區成功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接續推進鸛雀樓、永樂宮等5A級景區創建工作。同時,不斷擴大運城A級景區規模和質量,按照“培育一批、儲備一批、評定一批”的原則,新建、提升一批資源品位高、發展前景好、市場競爭力強的A級旅游景區。
創新業態產品供給。促進文化旅游與農業、工業、教育、生態等資源整合集成、業態跨界聯動,優化產業鏈條,激發發展活力。學習踐行“千萬工程”經驗,開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培育一批鄉村旅游重點村鎮;開發主題研學、定制研學、專業研學等研學產品,以研學旅行引領文旅融合;依托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中條山旅游公路等資源,建設“一縣一營地”示范性露營基地,構建獨具運城特色的自駕旅游體系。
擴容提質民宿酒店。將黃河和中條山沿線的民宿企業進行串聯,打造規模化、產業化、特色化的運城特色旅游民宿集群。以市場化為主導,引進和建設一批國際知名連鎖酒店和高星級酒店。加快自駕車營地、太空艙、帳篷酒店等多種住宿業態建設,帶動運城旅游住宿行業向標準化、規范化、品質化方向發展。
推動交旅融合發展。構建“城景通、景景通、城鄉通”的快旅慢游全域旅游一張網,持續建設“三河一山”旅游公路,協同推進主體、慢行、景觀、服務、信息五大系統。提升“暢行運城”旅游智慧出行服務平臺,常態化開通中條山文旅直通車和“城景通”免費直通車,打通游客出行“最后一公里”。聚焦模式創新,開發特色交旅融合旅游線路,變旅游公路為“公路旅游”。
提升保障服務質量。健全完善旅游服務質量聯動機制,開展文旅市場秩序、餐飲服務行業、酒店住宿行業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強跨部門文旅市場投訴舉報和執法協作機制,堅決打擊旅游市場違法行為。加大文明旅游宣傳力度,規范和加強涉旅網絡輿情引導處置工作,提升涉旅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全力打造旅游友好型市場環境。
以商增值,構建“文商旅融合”消費市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旅游是發展經濟、增加就業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產業。我們要加快文商旅深度融合發展,推動文商旅相互促進、協同共生、向高附加值演進,促進區域消費升級,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充分發揮首發經濟的創新性、開放性、消費性、引領性和帶動性等作用,依托運城特有的文旅資源優勢,打造文化旅游首發經濟模式。開設“首店”,打造代表地方特色的品牌餐飲、非遺文創、休閑娛樂等“首店”品牌;開啟“首演”,創作一批獨具特色的演藝精品項目,積極承辦大型演藝活動;支持“首秀”,加強時尚產業與文化、旅游的碰撞,舉辦時尚美裝、國潮動漫等首秀活動;策劃“首展”,利用運城博物館等陣地,推出文化旅游、博物館系列專題展,打造文化展覽品牌。
扶持發展演藝經濟。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運作、部門保障”的原則,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大力支持和鼓勵社會企業舉辦演唱會、音樂節等演藝活動。相關部門聯合出臺支持演藝經濟的政策措施,為演藝市場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保障,助力全市經濟發展。
發展非遺文創經濟。依托運城市的102處國保單位和28項國家級非遺項目,打造運城非遺文創超級IP,推出代表運城和十三個縣(市、區)文創特色產品。建設特色非遺文創街區,將運城的名產、名品、名吃等匯總起來,打造集文旅宣傳、農特產品銷售與文創購物于一體的文商旅融合體驗區,推動文創經濟成為新興增長極,實現文化創意到文創經濟大轉化。
拓展文旅消費場景。發展夜間文旅經濟,鼓勵景區開展夜間游覽服務,豐富夜間文旅演出市場,策劃推出“夜游鹽湖”“夜宴河東”等系列夜間精品文旅產品,培育夜間文旅生活圈。加強各種類型的娛樂場館建設,培育康體療養、夜游休閑、文化體驗等多種娛樂業態,構建旅居相宜、主客共享的文化旅游休閑產業體系。
強化文旅消費惠民。以“政策+活動”為雙輪驅動,開展文化旅游惠民消費系列活動,發放專項文旅消費券,廣泛用于住宿、游覽、演藝、觀影、購物等消費市場,持續激發文旅消費潛力。進一步擴大運城旅游年票、“秦晉之好—雙城卡”在景區景點、餐飲酒店、旅游演藝、文化場館等方面的涵蓋范圍和優惠力度,促進文旅經濟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運城市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打造文商融合旅游熱點門戶”工作目標,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優化消費體驗新方式,做優做美文旅產品、做實做細文旅服務、做大做強文旅市場,真正把文旅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作者系市文旅局黨組書記、局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