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運城時空>

傳承延安精神 講好夏縣故事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5-01-15

“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是延安精神內涵,也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夏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在傳承弘揚延安精神的具體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以“四個轉變”堅定“四個定力”為主要內容的夏縣路徑。

注重傳承對象從“關鍵少數”向“絕大多數”轉變,進一步堅定干部群眾的政治定力

夏縣縣委、縣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延安精神錘煉內功,凝心聚力,教育廣大干部群眾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在高質量發展中努力探索出傳承延安精神實現轉型發展的新路徑。近年來,相繼開展了“辦實事、樹形象、保穩定、促發展”“改進工作作風,優化發展環境”“弘揚革命精神,爭當時代先鋒”等活動,特別“熱愛夏都·共謀發展”系列活動,為夏縣高質量發展集思廣益,凝聚起強大的群眾力量。

夏縣縣委十分注重發揮社會團體和史志部門的宣傳教育作用。縣延安精神研究會組織的延安精神專題報告會,縣關工委組織的紅色文化宣講,縣老促會積極推進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和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等等,都進一步提高了干部群眾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覺性。尤其是2023年開展的“‘兩好雙佳十美’道德模范人物暨擔當作為干部的評選表彰”活動,在全縣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爭創一流、爭作貢獻的良好氛圍,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力量。

注重傳承方法從“照本復原”向“實踐復活”轉變,進一步堅定干部群眾的思想定力

夏縣縣委、縣政府以延安精神敦本務實,因地制宜,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確立建設“文化之城、康養之城、綠色之城、活力之城”的發展目標,描繪出一幅意蘊深遠的高質量發展的壯美畫卷。

窮則思變,變中發展。夏縣縣委、縣政府解放思想,審時度勢,狠抓招商引才和招商引資,推動設施農業打造了“夏綠”“夏青”等高端蔬菜品牌,培育注冊了享譽全國的“夏樂”西瓜商標,同時開辟農旅融合第三產業新路,不斷建設富有新時代夏縣特色的“文化之城、康養之城、綠色之城、活力之城”。

人文薈萃的夏縣,有建設文化之城的歷史底蘊;山川壯美的夏縣,有建設康養之城的自然條件;風光秀麗的夏縣,有建設綠色之城的良好根基;高速發展的夏縣,有建設活力之城的蓬勃生機。放眼夏都,介子推文化園、衛夫人文化中心、夏都博物館、中國考古紀念館等文化設施建設,叫響了“游夏縣、讀華夏”的文化品牌;被譽為“中國天然氧吧”的泗交省級旅游度假區和“華夏第一藥湯”夏都溫泉,共同打造了中國北方的康養基地;司馬溫公祠景區,延伸產業鏈條,創新性地打造“鏡之光·廉之旅”沉浸式廉旅融合基地;依托白沙河生態公園布局建設的夏都體育中心、天沐水療中心,無不為發展中的夏縣注入了勃勃生機。

如今,山清水秀、人文富集、特色鮮明的新夏縣,展現出一幅“四城建設”農旅融合的嶄新畫卷,這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夏都大地上的生動實踐,也是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夏縣路徑的有效探索。

注重傳承方式從“內化于心”向“外化于行”轉變,進一步堅定干部群眾的奮進定力

夏縣縣委、縣政府傳承弘揚延安精神,篤踐力行,改善生態,修渠建站,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凝聚起自信自強、昂揚向上的強大合力,創造了夏縣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華麗“蝶變”。

20世紀70年代末,在與惡劣自然條件的不懈抗爭中,夏縣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舉全縣之力,歷時兩年多時間,在懸崖峭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33華里的團結渠,建成夏縣祁家河水電站。這條渠被譽為“人工天河”和中條山上的“紅旗渠”,團結渠建設者用實際行動樹起一座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豐碑,成為激勵夏都兒女熱愛和建設夏縣的強大動力。

如果說中條山上的“紅旗渠”讓人難忘,那么經濟弱縣“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搞綠化”的夏縣綠化實踐則同樣值得銘記。進入新時代,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夏縣實施“綠滿夏縣”戰略行動,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生態旅游度假示范區”等稱號。這一個個榮譽,正是夏縣人民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由“內化于心”到“外化于行”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

注重傳承實效從改善民生的“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進一步堅定廣大干部的作風定力

歷史悠久、人杰地靈的夏縣,從來就不缺一心為民的志士。嫘祖教民養蠶于西陰,大禹為民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史學家司馬光等都在歷史上留下了關心民生的足跡。嘉康杰、柴澤民等老一輩革命家和無數先烈為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著名攝影家侯波、美術家張映雪、林業勞模劉清泉、全國勞模王志忠等一批批優秀共產黨員,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的人民情懷。

近年來,夏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延安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強化公仆情懷,始終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民生改善作為首要的施政目的,扎實貫穿到縣域治理工作全過程、全領域。“十大標志性、牽引性工程”在教育、醫療、體育、康養等重點領域改革攻堅突破,逐步實施了中心城區集中供熱,濱河路、東風街、溫泉街等街道改造提升等項目,人民群眾的幸福感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顯著提高。這一處處德政工程,踐行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人民群眾不僅看到了政府辦實事的具體內容,更是深刻體驗到了黨和政府改善民生在質量上的不懈追求。

潮涌新夏都,奮斗正當時。延安精神跨越時空。我們堅信,夏縣廣大干部群眾一定會在“四城建設”的新征程上,繼續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繼往開來講好夏縣故事,凝心聚力書寫夏縣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作者系夏縣縣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