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河東映像>

四十年前上大集

來源:運城晚報時間:2025-01-10

□余振中

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物質生活也越來越豐富。集市是農村物資展示的平臺,集上的物品五花八門、琳瑯滿目,反映出那個時代激動人心的熱鬧景象。

進入臘月,莊稼人都閑了下來,每到逢集,人們都像過節一樣換上干凈的衣服,騎上自行車一撥一撥地往城里趕。集上早早就擺好了攤位。上集的人密密匝匝地擠了一街,摩肩接踵,那可真叫一個熱鬧。

賣布的街道人流特別密集。布攤上擺滿了的確良、凡爾丁、條絨等種類的布匹,年輕的媳婦們擠在攤位前,挑選著自己喜歡的花色和布料,不時地貼在身上比劃著,征求同伴的意見。緊挨著布攤的就是裁縫店。布買好了直接拿到店里,讓裁縫量體裁衣,過幾天就能穿上自己喜歡的新衣。過了布攤是成衣區,這里更是年輕人喜歡光顧的地方。那時候西服、夾克衫剛剛興起,還有那種緊臀寬口的喇叭褲,小伙一穿,特顯精神。姑娘們最愛的是新上市的高領毛衣,上身一試,曲線畢現,引來周圍小伙子一片驚艷的目光。老年人還是習慣老式的中山裝,穿上顯得老成莊重。相鄰的是專賣鞋襪的攤位,有三接頭的皮鞋,有“踢死牛”的高跟鞋,還有軍綠色的球鞋和白色的運動鞋,尤其是那種白塑料底的半高跟鞋,很受年輕人的青睞。

老街上有釘鞋、修鞋的,你拿著張了口的鞋過來,師傅拿著長針“哧哧”地縫上幾針,在縫鞋機上“嚓嚓”地過一下,再抹上膠水,立馬就完好如新。街上還有修表的,你的表有毛病了,師傅戴上放大鏡,像做手術一樣,不大一會就手到“病”除。那時修東西的特別多,有修鋼筆的,筆頭壞了,墨水管爛了,換個零件就能用。還有修家電的,東西壞了一修就好,照常使用。

街口的理發店也是年輕人喜歡的去處,理發店門口掛著醒目的彩色招牌,墻上還有一個電動、帶條紋的滾筒不停地轉動著。那時候剛時興燙發和卷發,趕潮流的姑娘結伴而來,一人燙一頭羊毛卷,既興奮又羞澀,出門的時候怕人看見,還要用紗巾把頭發包起來……

郵局門口也是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有的發信,有的拍電報,還有的打長途電話(那時還沒有手機)。郵局旁邊是個書攤,這是我最愛去的地方,每期的《小說選刊》《人民文學》《大眾電影》,我早早就預訂了,賣書大爺特意給我留著,一拿上書如獲至寶,免不了給大爺遞煙道謝。

老街的另一頭飄蕩著節奏強烈的流行音樂,這里是賣磁帶的攤位。磁帶五光十色,有戲曲的,有相聲的,更多的是李谷一、鄭緒嵐、李雙江、蔣大為的歌帶。人們翻著磁帶,各取所好。老板還有一臺雙卡錄音機,為顧客翻錄各種磁帶,比原聲磁帶要便宜得多,頗受村里人歡迎。

電影院門口是最熱鬧的地方,墻上貼著一排排新片的海報,年輕人早早買好了票,搶著時間一睹為快。看電影的多半成雙成對,小伙子幸福地陪著對象走進影院,不管電影如何,兩只相握的手總也舍不得放開……

公社門口是食品區,有煮油糕、麻花的,有賣涼粉的。上集的人都愛去醪糟攤,賣醪糟的老頭往銅馬勺里添水,小風匣拉得“啪啪”響,轉眼就是一碗,熱氣騰騰,香甜解渴。上年紀的人喜歡泡上一根麻花,連吃帶喝,滋潤得很。我最喜歡賣熱鍋子的,煮肉的鍋上面掛著羊架子,下面的鍋里冒著熱氣,翻著白色的湯汁,那香味遠遠地就往人鼻子里鉆。來一碗羊肉泡饃,辣子油紅油紅的,又香又熱乎,真是太過癮了!熟食旁邊是肉架子,有豬肉和羊肉,上集的人回家時捎上一吊肉,到家里讓全家改善一下,有的還專門拿去孝敬老人,很受村里人的稱贊。

老南街是農副產品和日雜品的市場。木匠師傅在出售自己制作的桌凳和案板,手巧的人出售著自己做的竹筐和笤帚。當家的人都會去那里轉轉,給家里添些家什物件,然后再滿載而歸……

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年代,一個生機勃發的年代,一個五彩斑斕的年代,一個充滿希望和憧憬的年代。集市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它見證了無數人的成長,也見證了社會的變遷和發展。它雖然沒有現在的繁華,卻讓人能在細節中處處感受到一種心的躍動,感受到人們奔向新生活的熱情和信心。它的存在為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也為通向今天的繁榮開啟了一條閃光的通途。盡管時光飛逝,那段歲月已成為遙遠的歷史,但它深深地印在一代人的記憶里,那種特有的溫情和煙火味,將永遠伴隨著我們的心靈,走向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