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26
■安 凌
金秋十月,與幾位好友結伴去九寨溝國家自然保護區旅游一回,最使我刻骨銘心的就是瞻仰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
乘車前往的路上,導游侃侃而談,向我們介紹這碑園的情況:1985年,黨中央、中央軍委為紀念紅軍的長征偉績,弘揚長征精神,決定在四川雪山草地修建一座紀念碑,并指出這不是長征路上某個具體事件的紀念碑,而是紀念紅軍長征勝利的“總碑”,具有象征意義。當時選址在阿壩州,因為1935年5月至1936年8月,紅一、二、四方面軍都曾從這里翻越過長征途中最艱難的雪山,跨越過最艱苦的草地,舉行過重要的會議,留下了許多革命遺址。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坐落于松潘縣川主寺鎮,于1990年建成,占地19.27萬平方米,由紅軍長征紀念館、大型花崗石群雕和主碑三大部分組成,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園名。它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民族團結教育基地。
下車之后,我們滿懷莊嚴肅穆的崇敬心情,緩緩步入園區……只見碑園門口一側,巨大的紅旗雕塑巍然屹立、鮮艷奪目、迎風獵獵,上面鐫刻著: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高屋建瓴,大氣磅礴,振聾發聵,令人警醒,催人奮進!
我們邁步奮力攀登609級臺階(象征紅軍長征所經歷的609次戰役),登上海拔3100米的元寶山頂,瞻仰氣勢磅礴的紅軍長征團結勝利碑。光彩奪目的紀念碑高41.3米、重10噸,在各類紅軍長征紀念碑中,無論是整體規模,還是所在的海拔高度,均屬第一。亞金銅貼面的三角立柱體碑身高24米,象征紅軍長征歷時24個月;每面上方鑲嵌一顆紅色五角星,象征著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紅軍;凌云入霄的紀念碑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璀璨奪目,蔚為壯觀,被譽為“中華第一金碑”。碑頂是紅軍戰士銅像造型,身經百戰的紅軍戰士身穿羊皮背心,一手持步槍,象征勝利,一手拿鮮花,象征和平,雙手高舉成V字形,歡呼紅軍長征的勝利!紀念碑座為漢白玉大理石,寓意紅軍翻越雪山的艱難歷程;下面鋪設的綠色水磨石地板,寓意紅軍跋涉草地的艱苦卓絕。紀念碑總體寓意:雪山草地樹金碑。
我們來到碑園中心的臺地,這里是一組表現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戰斗歷程的大型花崗石群雕,由《開路先鋒》《勇往直前》《團結北上》《山間小憩》《草地情深》《征途葬禮》《前仆后繼》《回顧思考》《英靈會聚》九組雕塑構成,遠看既像一面迎風招展的紅旗,又像一匹昂首奔騰的駿馬。群雕全景式地展現了當年紅軍長征艱苦卓絕的戰斗經歷,充分表現了紅軍戰士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緊密團結、堅不可摧、歷盡艱險、流血犧牲,最終取得長征勝利的悲壯歷史,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的現代群雕之一。
走進具有地方特色的紀念館,門廳中間是紅軍在雪山、草地中艱難跋涉的情景,中央陳列著紅軍長征路線圖,門廳兩邊懸掛著十余塊中央領導和紅軍老前輩題詞的楠木匾額。展廳按照出發長征的先后順序,完整展示了紅一、四方面軍和紅二、六軍團(后合并為紅二方面軍)以及紅二十五軍這四支長征隊伍的征戰歷程,還有各地修建的長征紀念建筑照片。其中,展廳采用大型的聲、光、電合一制作的景觀,生動地再現了紅軍在阿壩翻雪山過草地的真實情景,觀來驚心動魄、感慨萬千。我們一邊悉心聆聽講解員的介紹,一邊不時駐足仔細端詳著一件件珍貴的文獻電報、一幀幀發黃的圖像和照片、一件件破爛的衣服鞋帽、一件件簡陋的刀槍兵器、一幅幅蜿蜒曲折的行軍路線圖。沉心靜思、心馳神往,穿越時空的隧道,對接烽火的歲月,眼前仿佛彌漫著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的腥風血雨,浮現著頂風冒雪、忍饑挨餓、爬雪山過草地的英雄身影,展現著奮不顧身、拼死一搏的壯烈畫卷;耳畔猶若轟響著激戰臘子口、飛奪瀘定橋的槍林彈雨,呼嘯著皚皚雪山、茫茫草地的狂風暴雨,鳴奏著萬水千山只等閑、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勝利凱歌……英雄的紅軍將士用血與火譜寫了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用靈與肉鍛造了彪炳史冊的長征精神!偉大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革命風范的生動反映,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它是軍之魂、黨之魂、中華民族之魂!偉大長征精神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鼓舞和激勵中國人民攻堅克難、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
穿越歷史的滄桑巨變,回望九十年前那段苦難與輝煌,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它在我們黨、我們國家、人民軍隊發展史上具有十分偉大的意義,對中華民族歷史進程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紅軍幾經挫折而不斷奮起,歷經苦難而淬火成鋼,歸根到底在于心中的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終堅如磐石、指引航程!
——長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壯舉。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成為我們黨和革命事業轉危為安、不斷開創新局面的最重要的保證。經過長征的千錘百煉,我們的黨在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不斷成熟,成為中國人民進行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成為中國革命贏得最后勝利的中堅力量。
——長征是一次喚醒民眾的偉大運動。我們黨高舉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大旗,以自身的模范行動,贏得人民群眾真心擁護支持,吹響了全民族覺醒和奮起的號角,匯聚起團結抗日、一致對外的強大力量。
——長征是一篇開創新局的偉大史詩。面對亂云飛渡、驚濤駭浪,我們黨表現出無所畏懼的偉大實踐精神,表現出浴火重生的偉大創造精神,不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找到了中國革命力量生存發展新的落腳點,找到了中國革命事業勝利前進新的出發點,在血與火中蹚出了一條走向新生、走向勝利的嶄新道路,推動革命的火種在神州大地漸成燎原之勢,展開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新畫卷……
夕陽輝映,雪山高聳,岷江靜流,青松肅穆。我們在碑園門口的紅旗墻前集結整隊,大伙兒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莊嚴舉拳宣誓:繼承革命傳統,弘揚長征精神,牢記入黨誓詞,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
是日晚間,我們圍坐在電視機旁,收看“全國紀念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各項活動的新聞報道,大家群情激昂,紛紛表示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走好今天的長征路,把革命前輩開創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發有為、團結奮斗,貢獻畢生的力量!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