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20
張建芳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守正創新、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系統觀念等原則。這“六個堅持”集中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方法論及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于我們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推動改革開放事業行穩致遠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
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我國改革開放成功推進的根本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這里面最核心的是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那就南轅北轍了。”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形勢越復雜,改革面對的困難挑戰越多,就越需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決定》第十五部分對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對提高黨的領導水平提出明確要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全過程,不折不扣落實好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以人民為中心是改革的根本立場。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也是衡量改革得失成敗的根本標準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改革為了人民,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來謀劃和推進;必須堅持改革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激發人民群眾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必須堅持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堅持守正創新
守正創新是改革的本質要求。堅持守正創新,是貫穿新時代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大原則,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鮮明的理論品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守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之正,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之新;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正,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突出問題導向,針對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卡點堵點問題,發展環境和民生領域中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社會公平正義領域出現的焦點熱點問題,以思想創新引領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其他各方面創新,為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
堅持以制度建設為主線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特點。《決定》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加強制度建設,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任務,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緊緊圍繞這一總目標,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創新重要制度。經過實踐檢驗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斷完善;抓緊出臺急需必備的制度,成熟的經驗做法及時制度化。
堅持全面依法治國
全面依法治國是改革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與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相輔相成。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編纂民法典,制定鄉村振興促進法,修改立法法、環境保護法、大氣污染防治法等,先后廢止勞動教養和收容教育制度,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壟斷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文件,堅持立改廢釋并舉,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好發揮法治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引領、規范、保障作用,依靠法治力量落實改革,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改革全過程。
堅持系統觀念
堅持系統觀念是改革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決定》堅持系統觀念,全局籌劃、統籌兼顧,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基礎框架下,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帶動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黨的建設、國防和軍隊等其他領域改革,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巨大合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正確處理好經濟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發展和安全等重大關系,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作者單位:鹽湖區委黨校)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