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運城人有說道的五樣菜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07

■馮建國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數第一。可見人生大事,吃喝二字是排在首位的。在運城這片以農為本、以鹽而名的黃土地上,飲食文化底蘊深厚,鄉人運用烹飪中扒、燜、醬、燒、燉、炒、蒸、熘等各種技法,將千姿百態的美食佳肴擺上餐桌盛進碗中,填充著運城人的舌尖記憶,送給來運城旅游的人們一份別樣的禮物。來吧,不論你吃過或是沒有吃過,運城的這幾道飽含風情與寓意的美味在等你品嘗,運城人精湛的廚藝待你賞鑒……

紅運當頭:紅燒肉

運城人的紅燒肉以五花肉為制作主料,也可用豬后腿代替,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來做,以砂鍋制作味道最佳。先將一塊肥瘦相間、不用去皮的五花肉用糖色腌勻,切成長寬約2厘米的方塊,放入鍋中開小火煸炒,等到肉中油脂出來,表面煎至金黃即可。接下來蔥姜入鍋稍炒,倒入料酒、醬油、雞湯等,隨后將豬肉、精鹽、味精、八角、桂皮依次下鍋燒開,移至小火燒。紅燒肉肥瘦相間,色澤紅潤,肥而不膩,香甜松軟,入口即化,常讓吃貨們口水長流。

運城的紅燒肉到底源于何時,大概率誰也說不清楚,不過會經常出現在人們餐桌上。紅燒肉的美,源自烹制過程中的精細與匠心。塊要不大不小,火要有強有文,如此顏色才能亮如琥珀,質地才能嫩而不碎,味道才能鮮而不膩,恰如工藝大師手下的藝術品,吃來口感順滑,尤其是合理加入各種調味料后,肉與湯攜手融合,色與味共同襲來,讓人不禁垂涎。運城人的熱情與真誠,都澆注在這色香味美的紅燒肉里,口味濃郁,汁水醇厚,成為運城美食的永恒記憶。

大吉大利:燉土雞

都說無雞不成宴,可見雞在人們飲食中占的重要地位。運城人燉土雞,尤以散養為最,香味自然濃郁。土雞也叫草雞、笨雞,有別于籠養的肉雞,其中以“坡地散養土雞”為好。運城的土雞地道,公雞冠大而紅,性烈好斗,母雞冠唇極小,具有耐粗飼、就巢性強和抗病力強等特性。土雞之所以“雞味”濃,得益于它們的不斷運動,肌肉得到充分生長和發育。如此肌間脂肪豐富,芳香性物質增加,味道自然很香。最受歡迎的是花菇燉土雞。

運城土雞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方法。與花菇一起燉制,具有營養豐富、滋補養身等功效,民間稱為“濟世良藥”,深受消費者青睞。先將花菇用溫水泡發,土雞清洗干凈,切塊冷水下鍋,煮開撇去浮沫。放入蔥姜段,倒入少許料酒,放入泡好的花菇。接下來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燉,雞肉煮至能輕松用筷子穿透時,加食鹽調味,出鍋即可食用。熱情好客的運城人,追求的是如何從田園到餐桌,把每一份土雞的美味與營養,忠實地呈現給喜愛運城的美食家們。

年年有余:黃河大鯉魚

來到運城的美食家們,一定會尋味黃河大鯉魚。運城古稱河東,便指的是大河之東,黃河像母親的胳臂一樣環繞著運城,水勢和緩,適宜養殖,大鯉魚十分美味。而且黃河水富含各種微量元素,哺育的魚營養豐富,其觸須粗硬,身圓體長,赤尾金鱗。運城被黃河環繞,諸多渡口不僅風景秀麗,而且水產豐盛,所以運城人制作紅燒鯉魚時,首選正宗的黃河大鯉魚。廚師會將新鮮的黃河鯉魚宰殺洗凈,控凈水分,修剪魚尾后兩面改一字斜刀,尾部劃十字刀備用。

紅燒時油溫燒至七八成熱,用手捏住魚尾下鍋,炸至表面金黃撈出控干油。然后另起鍋燒油,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當油脂煸炒出來、五花肉微微發焦時,放入蔥、姜、蒜、八角、干辣椒等一起煸炒。待香味四溢,加入適量的高湯,放入炸好的魚并加入鹽、料酒、白糖、醬油、醋、胡椒粉等調味品。用文火燉至魚肉充分入味后,即可裝盤食用。紅燒鯉魚色澤鮮紅、形態美觀,猶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每一口魚肉裹著濃郁的湯汁,入口即化,香味長留,回味無窮。

溫馨和諧:粉蒸肉

粉蒸肉歷史悠久,是運城傳統名菜之一,系以主料帶皮五花肉加米粉和其他調味料制作而成。做粉蒸肉時,首先要把大米淘洗干凈再晾干,然后加大料炒香炒到金黃,再磨碎做成米粉。五花肉則要提前腌制入味,然后把肉切塊,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小,拌上米粉,入鍋慢慢蒸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便大功告成。在袁枚的《隨園食單》中,有著關于粉蒸肉的記載:“用精肥參半之肉,炒米粉黃色,拌面醬蒸之,下用白菜作墊,熟時不但肉美,菜亦美。以不見水,故味獨全。”

運城人在制作粉蒸肉時,盡量挑層次豐富、肥瘦相間的上好五花肉,并且加些排骨進去。先將蒸肉米粉、鹽、胡椒粉、雞精、生抽、蠔油以及適量的料酒均勻撒在五花肉片上,然后用手攪拌均勻,腌制一段時間,使五花肉充分吸收調料,味道更加鮮美可口。待蒸制完成后,取出香氣撲鼻的粉蒸肉,再撒上些許蔥花作為點綴。此刻看上去紅白相間,肥厚而飽滿,十分養目,吃起來糯軟清香,酥香爽口,嫩而不糜,肥而不膩,格外潤舌。其口感酥軟綿醇,甜與香撲面而來,令人難以忘懷。

紅紅火火:銅火鍋

“火鍋”兩個字,便足足代表著它的內涵與特色。一個“火”字,說明它總在燃燒著,菜品便不會涼,那個燙的味道定是一個爽。一個“鍋”字,說明它不是盆與碗的容器,能盛諸多食材,匯集眾人口味。運城人的銅火鍋,便呈現出這樣的美來:像燴菜,它卻排列有序;像蒸碗,它卻混合多種菜品。其精髓在于那熬煮的湯,肉香菜味與辣椒、花椒等調料的完美結合,使得火鍋菜香辣而不燥,越煮香味越濃。圍坐在熱氣騰騰的火鍋旁邊,親朋好友邊聊邊吃,每一次舉筷都是對未知的期待。

運城人裝火鍋是一門精美的烹飪藝術,大致為先生后熟,先素后葷。一般是先用大白菜切片鋪底,接下來一層粉條、一層海帶、一層白豆腐、一層丸子、一層炸紅薯相繼鋪好。再把油炸豆腐、紅肉、酥肉、排骨等整齊地擺放在最上層,放上蔥、蒜、姜、芫荽、菠菜等佐味品,最后倒入高湯燒煮。此時再說“火”與“鍋”兩個字,看上去五彩祥和,聞來香醇味美,加上半碗紅油辣子,味道越吃越美。就饃喝酒,大快朵頤,紅紅火火,熱熱鬧鬧,豈是一個“美”字了得?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