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壁上乾坤

來源:運城日報時間:2024-11-05

■葛水平

一直以來有一個心愿,想去運城看永樂宮壁畫。

如此傾情于永樂宮壁畫,并非出于某種信仰。壁畫是一個時代久遠的記憶符號,記憶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于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

驚愕并感慨時光的一再缺場,終于在一個夏天成行。河東大地一片青綠,遠處,黃色的黃河水有一股渺遠的寒意,夕陽悠悠垂地,夕陽中的黃河水也漸次模糊,而另一種精神之途的蒼茫也流溢在我的目光中。在古代,整個內陸版圖就像圍棋棋盤,山水縱橫,華夏文明往往誕生在險要之處,以山為隔、以水為分。人擇水而居,這是從大自然的叢林法則中得到的吃塹長智。河東大地有著華夏文明獨知獨享的絢爛。史書記載,黃帝聯合炎帝戰蚩尤于涿鹿之野,其結果不僅是使黃帝牢固地控制了河東鹽池,更為重要的是,使黃帝與炎帝的部落得以融合,成為華夏民族的始祖。在河東大地上,中國歷史發展的主線很清晰,它是五千多年的軸心,是華夏文明的起源地。而黃河在流過北方廣闊的疆土時,整個流域所伸張的根根系系,也貫通了漢民族生長的血脈和思想品質。

當看到永樂宮無極殿壁畫的那一刻,我似乎忘記了自己是走在時間里。

被咄咄逼人的神秘包圍著,壁畫緘默無言,又顯得那么生動、不加裝飾。廟外,眾鳥永遠悠閑著一種姿態,莊稼輪回著節氣,物質的世界醒著;廟內,手藝人把恒永的快樂定格在墻壁上,任歲月風云變幻、任人生來去,一概不驚,拈花微笑。

假如黃河是中華民族的臍帶,那么,永樂宮壁畫就是黃河的童謠、就是水陸長夢的驛站。元朝的貢獻,是在河東大地留下了永樂宮壁畫,相對于明王朝建立之前的紛亂,元朝更適合于以夢游的方式潛入:秩序和夢想的渴求、人心的內斂和充沛,賦予了與其相伴的游思和一種深切的愜意。一個時代的趣味,于物中超物、于意中歸于無意,無巧無俗,本真天性,那這個時代必然會留下一些神秘的景象。

有人說永樂宮壁畫是曠古之作。當我看見時,突然明白,在這個生命內部缺乏秩序的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學會做一個真正的賞讀者,而每一件事物也都需要真正的賞讀。永樂宮壁畫賦予了人世間獨特的美學價值,其畫面更是具有紀念碑的意義。此刻,我感覺到了近800年前,元朝皇帝的一紙敕令,借著紀念、尊崇全真道始祖級神仙呂洞賓,用來弘揚、擴張獲得元廷支持的道教威勢,工匠將道教推向了無與倫比的社會頂峰,依然能夠看到唐、宋以后盛行的吳道子“吳帶當風”的傳統,而且準確地表現了衣紋轉折及肢體運動的關系,難度極高。壁畫在用色上采用了傳統的重彩勾填方法,以墨線為骨干,再填以金、朱紅、青綠等色,配搭和諧。畫像的立體感和輝煌的氣氛,在800年后依然能讓人感到強大的氣場撲面而來。

壁畫藝人從歷史深處走來,他們身上沒有書齋文人的那股酸勁,畫是他們的生存之道,來自民間的青綠山水養育了他們的性子,藝里藝外皆是藝,不媚俗、不肯降格以求,感情上一直信守著一個“藝”字,在安寧的溫馨里孤寂地體驗人生的喧囂和繁鬧,墻上的風景就是他們心里的風景,那種滄桑的美和隨意的意境,朗照一切并洞穿一切。

永樂宮1005.7平方米的元代壁畫,還讓我想到:“五更三點望曉星,文武百官上朝廷。東華龍門文官走,西華龍門武將行。文官執筆安天下,武將上馬定乾坤。”這是與安定團結同在的一種宇宙觀,有光整的社會秩序在里面。

時間可以把什么都改變,時間本身卻永遠是一副沒有表情的模樣,似乎只有這樣才足夠盛載悲喜。

1952年,山西文物普查,在黃河岸邊發現了這座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道教宮殿,正當專家學者從中汲取所需寶貴營養的時候,國家決定在三門峽修建大壩,而永樂宮正好處于規劃的水庫淹沒區內。為了保護這“歷史的寶貴饋贈”,這座宮殿經歷了一次震古爍今的整體搬遷。

搬遷永樂宮,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一切都得首創。要想把畫有兩三米高人物的大面積壁畫揭下來,再遷移走,還要做到不損壞壁畫,這是一件不敢想象的事情,最好的辦法是割下來,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原貌。經過反復勘察研究,決定根據畫面情況,以最少損壞人物形象為原則,從不重要的畫面部分開縫3—5毫米,切割成2—4平方米到10平方米大小不等的切塊。對于總面積1000平方米的壁畫來說,這將是個繁復的工作。在揭取壁畫的過程中,永樂宮大殿門口張貼出了“和黃河水賽跑”的標語口號,運輸壁畫的車必須減低輪胎氣壓,以最大限度地保護壁畫原貌。就這樣,如蝸牛般緩行的運輸車隊和奔騰的黃河水賽跑,341塊壁畫,整整搬運了40天。

世界是活著的,活著的萬物,風和霧、雨和雪,所有東西都具有生命力。壁畫是立體的電影,站在這樣一幅幅歷史巨片前,人的浮躁、人的狂妄是否可以立馬灰飛煙滅?大凡人類歷史的長河里,特殊的地理位置總會孕育出特殊的文化。歷史的經緯里,常縫合著一條這樣的神秘絲線,也只有時間才具有縫合一切、梳理一切、收割一切的力量。

  永樂宮,永遠吉祥如意!

(作者系山西省文聯主席、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